问:玉米地中后期病虫如何防止才有效?
大田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蚜虫、玉米螟、大小班病、锈病、灰斑病等,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后,若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其发生特点及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蚜虫
玉米蚜虫以成、若蚜在玉米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为害,玉米蚜虫多群集在心叶,危害叶片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为害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和授粉,降低粒重,并传播病毒病对玉米造成直接减产。
防治措施:①心叶期兼治。在玉米心叶期,结合防治玉米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于心叶,既可防治玉米螟,也可兼治玉米蚜虫。也可用10%氯氰菊酯,每亩30毫升兑水25千克进行喷雾防治,既防治玉米蚜虫,也可防治玉米螟。②抽雄期喷雾防治。此时期是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在玉米抽雄初期,用或10%吡虫啉,每亩15—2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2、玉米螟
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防治措施:(1)玉米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①1%1605颗粒剂,每株1.5—2克,撒入心叶喇叭口;②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克撒入心叶;③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按1:6拌煤渣,每株2克,撒入心叶;④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每株1克撒入心叶。(2)玉米穗期药剂保护:①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按每株10毫升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②药液点花丝: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装入带细塑料管的瓶中,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为害时,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
3、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内都可能发生,但以抽雄后发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苞叶和叶鞘。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使植株青干早死。大斑病病斑呈青灰色梭形,长可达10厘米,潮湿时,病斑长出大量黑色霉状物。小斑病的病斑小而多,一般长度1.5厘米,宽度只限于两叶脉之间,近椭圆形,边缘较明显,赤褐色,中央近黄褐色,有时可见2—3圈同心轮纹,潮湿时也可产生少量灰黑色霉。病菌孢子通过风雨、气流传播。雨日多,湿度高适合两病发生,后期缺水、脱肥、植株早衰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隔7天1次,共喷2—3次。
4、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可以发生在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以叶片发病最为严重,偶尔危害玉米苞叶和叶肖;全生育期均能侵染发病,中后期发生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斑,有铁锈色的粉末状物,为病菌的夏孢子;植株生长后期,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冬孢子。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孢子堆破裂后,水分大量蒸发,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料不饱满,导致减产。田间发病时,先从植株顶部开始向下扩展,高温、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一是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加强栽培管理;二是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源;三是在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或25%三唑酮乳油100-120克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6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5、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病斑,后扩展为灰褐色、灰色至黄褐色的长条斑,病斑与叶脉平行。病斑中央灰色,边缘褐色,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叶片枯死,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以叶背面产生较多。灌浆期高温多雨多湿有利于玉米灰斑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药剂主要选用:70%代森锌粉剂800倍液、50%福美双粉剂500倍液、25%丙环唑1500倍液、50%或80%多菌灵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或70%进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连续用药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