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两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8-10-26 03:34

近年来鲁南地区部分麦田植株表现分蘖减少、矮化、萎蔫、发黄等症状,这主要是由小麦胞囊线虫病和小麦黄花叶病两种病害引起。

小麦胞囊线虫病

一、症状: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生长浅并显著减少。根分岔多而短,并膨大呈瘤状,后期表皮破裂、露出面粉粒状、先白色发亮后变褐发暗。最后病根腐烂。

二、传播方式:线虫主要经土壤传播。农具、农事操作、人、蓄黏带的土壤以及水流等也可以进行传播。一般与禾谷类作物连作发病重,砂质土壤、缺肥地块、灌溉条件差的地块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防治上应以抗性品种为主,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1、加强植物检疫加强植物检疫,杜绝远距离传播。2、轮作与小麦或其他禾谷类作物隔年种植,可与水稻、棉花、豆科作物等轮作。3、加强管理增施氮肥和磷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干旱时应及时浇水,能有效减轻危害。4、药剂防治在小麦整地是使用0.5%阿维菌素颗粒剂2.5-3㎏/亩;3%克百威颗粒剂2-5㎏/亩;10%克线磷颗粒剂2㎏/亩处理土壤。也可用杀线虫内戏型颗粒剂沟施或种衣剂拌种、闷种,控制早期侵染。小麦生长期可用上述药剂拌细土20-30公斤,顺垄沟施,施后及时浇水使药剂尽快、完全被植株吸收,效果较好。也可用50%辛硫磷500倍液灌根。

小麦黄花叶病

一、症状:小麦冬前侵染但不显症,第二年早春麦苗返青起身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呈现褪绿或坏死梭形条斑,与绿色组织相间,呈花叶症状;后期病斑扩散可导致整个病叶发黄、枯死;发病严重者植株矮化,分蘖减少,节间缩短变粗,茎基部变硬老化,抽出心叶黄化枯死。该病在麦田一般成片发生,严重者全田发病。

二、发病规律及传播:该病是低温病害,发病与温度关系密切。病情发生的适宜气温5-15℃,当土壤温度达到20℃以上时病情停止发展。麦播后的土壤温湿度及翌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是影响此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冬前小麦播种后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春季气温回升缓慢,长期阴雨,低温天气长则病害发生重。小麦感病后,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该病主要通过病土、病根残体和病田流水自然传播,摩擦接种也可以传播。

三、防治方法:推广抗病、耐病丰产品种,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1、轮作与马铃薯、豆科植物实行多年轮作倒茬。2、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注意返青拔节期的肥水管理,提前增施氮肥。发病初期早施速效氮肥、磷肥,促进植株生长。3、适期迟播,避开病菌的最适侵染期。4、加强管理麦收后尽可能清除病残体,防止病残体、病土或病田流水传入无病区,避免串灌。临近病区的地块,在翻耕土地时注意避免与病区交叉使用农机具,避免通过带病残体、病土等途径传播。5、土壤处理小面积发病时,可用溴甲烷、二溴乙烷30-50㎏/亩处理土壤,重病地块小麦播种前采用焦木酸1:4的稀释液处理土壤。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