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铲秧育秧技术

2018-11-16 13:20

水稻机械化育秧常用的方式有双膜泥浆育秧、软盘营养泥育秧、大棚硬盘育秧和铲秧育秧四种。现就铲秧育秧技术关键阐述如下:

①种子准备

选用适合本地的高产优质良种,用种量为早稻杂交稻2.5~3公斤/亩、早稻常规稻5~6公斤/亩、晚稻杂交稻1.5~2公斤/亩,中稻杂交稻1~1.5公斤/亩(用种量适当偏高的原因是秧田期基本无分蘖)。浸种催芽与常规办法相同。

②秧田准备

秧田选择土质肥沃、土壤疏松无杂物、无病源、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水稻田为宜,秧田与大田面积比按1:80~100安排,播前15天翻耕,播前5天耖田、整田,再澄浆2~3天。耕田时亩施150斤磷肥,播前2天开沟沥水、土壤消毒,然后整垄成厢(厢宽1.6米,沟宽20厘米),成厢时厢面要高度平整,且软硬程度一致(否则软处将塌陷成凹,凹处成秧率降低,机插时将会缺蔸少苗),厢边要成线(否则缺陷处机插时将会缺蔸)。

③播种

成厢后晒板,晒板标准为厢面不见活泥,松软一致,表面结皮而不泛白,播种后用竹扫帚轻蹋谷,以芽谷不入泥为度,播种密度按4~5平方米秧田栽1亩大田的标准播种,播后用陈、细火土灰覆盖,最后盖膜升温。

④秧苗管理

立苗:立苗期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快,出苗齐。一般膜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及时排水,避免秧床积水。

炼苗:秧苗2叶1心后开始揭膜炼苗。揭膜原则为先揭两头、再揭一边、最后全揭,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如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不宜揭膜。

水肥管理:先湿后干。秧苗三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3叶1心后,厢面完全脱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如遇大雨,需盖膜遮雨。根据苗情及时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

病虫草害防治: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特别注意防治绵腐病。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保证秧苗纯度。

⑤秧苗标准

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要求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叶龄4叶1心,苗高不超过20厘米,茎粗2毫米左右,白根数12~15条/苗。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