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栽培西葫芦,规范操作,20厘米地温可提高4~6℃,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3倍,光合效率提高50%以上。不施用鸡粪,化肥用量减少60%,农药减少60%,综合投资成本下降50%。生长表现:主茎变粗、节间缩短、叶片增大变厚、叶色弄浓绿发亮;菌核病、“银粉病”得到控制,解决死棵烂秧问题;瓜条直、单瓜重,在寒冷的冬季生长不歇秧,元旦春节期间下瓜量大,效益高。该技术以秸秆替代大部分化肥,以疫苗替代大部分农药,管理省工省时省投资,增产30%以上,每667平方米(1亩)增收5000元以上。
一、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操作
1.操作时间:在定植前10~15天反应堆建造完毕。
2.秸秆用量:所有植物干秸秆均可使用,其数量为每667平方米大棚4000~5000千克。
3.菌种疫苗用量:每667平方米用菌种8~10千克,植物疫苗3~4千克。
4.底肥和追肥用量:化肥第一年减少50%,第二年减少70%,第三年减少90%;底肥不用化肥、鸡粪,可用150~200千克饼肥。
5.内置式反应堆做法:定植前,在小行(种植行)下开沟,沟宽大于小行10厘米,一般70~80厘米,沟深20厘米,沟长与小行长相等,起土分放两边,接着填加秸秆,铺匀踏实,厚度30厘米,沟两头各露出8厘米秸秆茬,以便进氧气。填完秸秆后,撒饼肥,再将每沟所需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用锨轻拍一遍后,把起土回填于秸秆上,浇大水湿透秸秆,3~4天后,将处理好的疫苗撒在垄上,并与10厘米表土掺匀,找平垄,接着开沟定植苗子,覆土,浇小水。第2天打孔。10天后盖膜、打孔。
二、植物疫苗的接种方法
1.植物疫苗防疫对象:线虫等土传病害,菌核病、“银粉病”。
2.用量:每667平方米4~5千克,病虫害轻者4千克,重者5千克。
3.使用方法:按1千克疫苗与20千克麦麸,混匀,再加水18千克搅拌均匀。为了能均匀接种疫苗,每667平方米将50千克饼肥、150千克草粉加水拌匀(以用手一攥,手指缝滴水为度),然后与拌好的疫苗拌匀成堆,温度达到50℃时翻堆2次。然后平摊于背阴处,高度8厘米,用纱网遮盖防苍蝇,处理5~7天待用。
三、注意事项
1.秸秆用量要和菌种用量搭配好,每500千克秸秆用1千克菌种。
2.浇水时不要冲使化学农药,特别要禁冲杀菌剂。
3.浇水后4天要及时打孔,用14号的钢筋,每隔25厘米打一个孔,要打到秸秆底部,浇水后孔被堵死的要再打孔。苗定植10天缓苗后再盖地膜,盖上地膜后还要在膜上打孔。
4.减少浇水次数,一般常规栽培浇2~3次水,用该项技术只浇1次水即可,切忌浇水过多。浇水后可用百菌清烟雾熏蒸剂熏蒸一次。该不该浇水可用土法判断:在表层土下,抓一把土,用手一攥,如果不能攥成团应马上浇水,能攥成团千万不要浇水。而且,在第一次浇水湿透秸秆的情况下,定植时千万不要再浇大水,只浇缓苗水。浇水可以浇大管理行。
5.前2个月不要冲施化肥,以避免降低菌种、疫苗活性,后期可适当追施少量有机肥和复合肥(每次每667平方米冲施浸泡10多天的豆粉15千克左右,复合肥15千克)。
充分掺匀后打孔等待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