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黑木耳栽培新技术

2018-11-21 18:36

黑木耳是传统的食、药兼用菌,既具有高蛋白(高氨酸)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又有清爽可口、脆嫩宜人的口感,并有清肺益气、滋阴壮体、补血活血等疗效,被纺织、矿山、理发、环卫以及一线教师等高尘作业人员作为必须的保健食品,其市场价格越来越高,2004年人工栽培黑木耳市场价格每公斤达60元左右,商品质量高的可达80元以上,加之国际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其生产效益及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一、栽培季节的安排。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属于中高温型菇类,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5℃,最佳为22-28℃;一般耳片萌发及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35℃,最适温度为20-28℃。根据这一特性,一般东北地区可安排6-8月份露地出耳,保护性栽培可双向各延伸1-2个月,即可形成2批投料: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每年可安排4-6月、8-10月出耳;长江以南地区,可分别安排在3-5月、9-11月出耳。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气候和栽培模式、栽培场所以及管理技术等条件的不同,在具体栽培时间上应该自行调整,不宜生搬硬套。

菌种的制作。一般应根据计划出耳的时间,向前推进3个月左右,按一级、二级、三级的生产程序逐级操作。但近年研发工作中发现,黑木耳的栽培,大多不再制作三级菌种,而是直接使用二级菌种进行栽培播种,这样可以节省约40天的时间,因此,向前推约2个月时间即可。生产中应严格检查剔杂管理。

菌袋的生产。根据计划出耳的时间,一般向前推进45天左右即可,但应根据基料、配方、培育温度、装料的多寡以及菌株的特性等条件具体测算,以宁早勿晚为原则。

二、菌种(株)的选择。一般传统种植黑木耳的地区,如东北各地均有适应当地条件的"当家种",但在非主产区和新生产区,在没有当家种时,则应认真咨询,尽量选用本地或与本地条件近似地区的菌种,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安排出耳试验和品比试验。山东地区近年表现较好的菌种有农科108、杂交6号、农科62、黑88、黑22号等。

三、基料处理及栽培配方

1、基料处理:选择无霉变的阔叶树木屑等原料,按配方计量后,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外,加水拌匀,根据原料的质地及当时的气温等条件,建堆闷料2-4天,使之充分吸水、软化,避免木屑尖刺扎破塑料袋,并在适当的水分和堆温条件下,某些杂菌孢子开始萌发,有利于提高灭菌效果。闷料结束后,摊开料堆,一边降温一边进行调配。先将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溶于水后,均匀喷洒于料内,并进行拌匀,再调整基料含水率在63%左右、pH值在7-7.5、料温在28℃以下或常温时,即可装袋。

2、配方

配方一:木屑220公斤,麦麸30公斤,蔗糖1.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石膏粉3公斤,尿素0.8公斤,磷酸二氢钾0.5公斤,保成功1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袋。料水比1:1.6-1.8。

配方二:木屑160公斤,棉籽壳60公斤,麦麸30公斤,蔗糖1.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石膏粉3公斤,尿素0.6公斤,磷酸二氢钾0.5公斤,保成功1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袋。料水比1:1.6-1.8。

四、菌袋生产。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有多种方式及模式,其菌袋的制作应根据栽培模式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1、菌袋及其适应模式

⑴长菌棒:使用扁宽17-20厘米、长80厘米左右的聚丙烯塑料袋,机械装料,两头扎口,高压0.15兆帕灭菌2小时,或常压灭菌10-12小时,如果灭菌灶一次性装料达到500公斤以上,则需相应延长灭菌时间。菌棒式栽培模式为菇棚吊袋出耳、仿段木栽培等,由于菌棒较长不易操作,故现在少有采用。

⑵小菌袋:使用扁宽17-20厘米、长35厘米左右的聚丙烯塑料袋,两头扎口,其他按常规操作。栽培模式为层架式两头出耳,由于出耳点少、面小,故出耳周期长,而且因为两头多余塑膜的影响,形成较长耳(柄)基,影响产量和商品质量,现少有采用。

⑶大菌袋:一般使用扁宽20-28厘米、长45厘米左右的聚丙烯塑料袋,大小如同平菇菌袋,两头扎口,灭菌等均按常规操作。大袋式栽培模式为层架式出耳,适合集约化生产,但由于棚、架的一次性投资较高,故适合仿工厂栽培以及有投资能力的生产者。

⑷立式菌袋。一般使用扁宽20-28厘米、长30-35厘米的聚丙烯封底塑料袋,每袋装料0.5-0.7公斤,栽培模式为地栽(适应东北地区)、床架模式等。从实践来看,山东等地的黑木耳生产当以这种菌袋为主。

2、接种。一般可根据菌袋的大小或装料的多少确定接种方式,如小菌袋可采用两头接种的方式;立式菌袋可一头接种,也可采用"梅花接种法",即在菌袋周身打四排约6个接种孔,接入菌种后用胶布封口;长菌棒和大菌袋每袋可装料2-3公斤,菌袋表面积较大,必须采用"梅花接种法",具体接种孔数量,可根据用种量、发菌时间等加以确定。

3、发菌管理。培养室事先进行清洁处理,并按计划整理地面,对配20-30倍蘑菇祛病王或800倍百病去无踪药液进行地毯式喷洒消毒。喷洒后密闭培养室(棚),2天后即可将菌袋移入进行发菌管理。菌袋的排放,视当时温度的高低和菌袋的大小而定,立式菌袋和小菌袋因其短小,可以排放6-10层,大菌袋和长菌棒可采取井字形排放方式,一般不要超过6层,但当温度低于18℃时,可适当加高2层左右。发菌期间应调控温度在22℃以上,最好保持在25℃左右,空气湿度在75%左右,每2天左右通风一次,并密闭光线。培养第3天,接种块即可萌发,10天左右,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袋内有热量产生,并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发菌10天以后,应逐渐加大通风量,并可适当降低温度。发菌第20天以后,由于菌丝的活跃程度达到高峰,生物量的加大使菌袋内品温亦达到最高,所以,应加强通风管理。发菌期间,结合管理,应将检查剔杂作为重点,发现诸如红、黄、黑、灰白等色泽异样的菌袋应剔出另行处理。具体可参考菌种等发菌管理,不再赘述。

4、菌丝后熟。一般约经40天左右,即可完成发菌。这时,不要急于进入出耳阶段,应调控温度、湿度等条件,使菌袋转入后熟期,使其继续进行发菌,以最大程度地继续分解基料、增加生物量、储备出耳能量,以达到一旦进入出耳管理,即可形成爆发出耳的生产效果。一般条件下,可尽量降低温度和湿度,强化通风,约经10天左右,温度低时可延长至20天以上,即可发现大部分菌袋的接种块处有原基出现。这时,即可转入出耳管理。

五、出耳管理

1、室(棚)内卧式出耳。即立体式栽培模式,小菌袋横向排高,层数不限,形成菌墙形式,墙间距0.8-1米为作业道,两头出耳。温度的调控以喷水、通风等为主,气温偏低时,可以辅助加温等措施,但应注意二氧化碳浓度等问题。

2、菇棚长菌棒立式出耳。提前修建南北向菌畦,畦宽1米左右、深约10厘米左右,菌畦间距60-80厘米为作业道;畦内东西向沿畦边间隔40厘米打木桩,高约50厘米,木桩东西向用木棒或铁丝相连,将菌棒呈80度角斜靠在木棒或铁丝上,间隔15-25厘米;畦内浇灌清水,让菌棒自然吸水;管理及采收等在作业道上即可完成。菌棒周身切割V字形出耳口的数量,可根据菌棒直径及其长度而定,一般直径在12厘米左右、长度50厘米的菌棒,可梅花形切口12个左右,注意切口长度一般掌握1.5厘米左右即可,并且不要掀开或者将塑料膜撕掉。其他具体管理措施,可根据木耳菌株的特性及季节等条件灵活掌握。

3、室(棚)内层架式出耳。层架式出耳,可以是菌袋周身出耳,也可以是向上出耳。一般大菌袋、立式菌袋可周身出耳;小菌袋可切开成为两个小立式菌袋,采取向上出耳的方式。层架高度一般在1.6米左右,每层高在30厘米左右,标准是比菌袋高5-10厘米即可,以方便操作。多采用大菌袋或立式菌袋周身出耳栽培模式,也可采用立式菌袋向上出耳。但前者占用面积较大,而后者则出耳速度慢及管理周期较长,各有利弊。管理重点:由于菌袋数量多,相对室(棚)内的温度、湿度尤其是空气条件的调控要严格一些,此外,也要注意光照强度的调控。

4、菇棚吊袋式出耳。系采用小菌袋的栽培方式,立式菌袋亦可。先在棚内埋设立柱,并间隔40厘米左右分层固定木棒或铁丝,将菌袋参考长菌棒切口处理后,用细铁丝或塑料撕裂膜将菌袋吊于木棒或铁丝上,一般可吊挂4-6层。该方式可有效利用菇棚空间,利于集约化管理,但因吊袋的不固定及高悬空中,基料水分流失较大,而且操作时也有诸多不方便之处。注意重点:强化水分管理和通风管理。

5、室外单层出耳。东北地区称之为"地栽式",就是将立式菌袋间隔20厘米左右单层排于地表,切割V形口使之呈周身出耳的方式。这种栽培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不需建造菇棚、不用通风和光照管理,节省前期投资和减少用工量。但是,由于露天栽培,病虫害相对较多,水分管理也成为管理重点,因此,必须设立喷水管道,根据气候条件掌握喷水次数和喷水量。

六、采收加工。一般情况下,黑木耳从现出原基到采收,约需20天左右。当发现木耳背面白色渐重、正面耳基处出现白色时,即可确认已经成熟,应当及时采收。若收获偏早,尽管木耳质量高,但影响产量;如采收过晚,不但会降低产量、影响质量,而且还会因大量弹射孢子招致病虫,甚至发生流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采收时,应从基部采下,即不要留下耳基,又尽量不要带下基料。

采收后的鲜耳,应及时进行干制处理。春栽木耳收获时,可利用阳光晒干,方法是将木耳单片摆开,尽量不使重叠,以防粘连。有条件或秋季收获时,应尽量采用烘干方式,将鲜耳单片排放在烘筛上,烘干室内温度从45℃开始,每1-1.5小时上升5℃左右,至65℃时不再升高,直至烘干,然后使之自然回潮,再进行包装存放。木耳的运输包装,以木箱或硬纸箱为好,尽量不要使用麻袋或大塑料袋,以免木耳破碎后影响其商品率。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