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主要是真菌中的一些担子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水稻叶鞘,多在水稻圆杆期发生,穗颈和叶片也能发病。叶鞘发病初期,近水面处呈水浸状椭圆形或云纹状病斑,后变成灰褐色或淡褐色,边缘灰褐色,稻株易倒伏。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为97%时可发病,25-31℃、饱和湿度时发病最重,氮肥施用过多前期生长过旺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与为害。一般可使水稻减产5-10%,严重的减产30-50%
防治方法:1、移栽前及时打捞菌核,并做到深埋或烧掉。2、浅湿灌溉。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3、科学施用氮、磷、钾肥,避免徒长和过早封垅。4、发病田块可用5%的井冈霉素每公顷1.5公斤,稀释成1500倍液喷雾。注意药液要喷到茎秆的下部,孕穗后要用泼浇或毒土法,严重发病的可喷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