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水稻分蘖高峰期,同时也是水稻病虫害多发季节。南谯区近日多次组织植保专家,会场集中培训和田间现场指导相结合,指导种粮大户与农民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治水稻病虫害。据悉,该区今年计划培训4700人,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12000人次。图为植保专家王守明在田间给学员生动细致地讲解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并现场回答学员提出的水稻病虫防治问题。
水稻二化螟: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较三化螟和大螟分布广,但主要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二化螟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等杂草。
习性:二化螟幼虫为害禾本科植物﹐也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和各种杂草。二化螟成虫白天潜伏于稻株下部﹐夜间飞舞。大多在午夜以前交配。雌蛾交配後﹐间隔一日即开始产卵﹐产卵在晚8~9时最盛。第1代多产卵于稻秧叶片表面距叶尖约3~6厘米处﹐但也能产卵在稻叶背面。第2代卵多产于叶鞘离地面约3厘米附近。第3代卵多产于晚稻叶鞘外侧。一只雌蛾能产卵2~3块﹐多者达10馀块﹐一般平均5~6块﹐共200~700粒!
二化螟以幼虫越冬﹐主要在稻内。越冬期如遇浸水则易死亡﹐二化螟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纬度而异﹐第1代区在北纬36°~32°间﹐第2~4代区在北纬32°~26°间﹐第4代区在北纬26°~20°间﹐第5代区在北纬20°以内。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1代。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贵州每年发生2~4代﹐中国最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5代。除纬度以外﹐海拔高度也影响发生代数。自从水稻种植改革以後﹐由于单季稻变成多季交错播种﹐相应给二化螟提供了生活有利的充足食料﹐发生代数与数量均有变化。由于采取各种措施﹑使用药剂﹑实行农业防治﹐已能控制螟害。
防治方法: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
1、农业防治。主要采取消灭越冬虫源、灌水灭虫、避害等措施。①冬闲田在冬季或翌年早春3月底以前翻耕灌水。早稻草要放到远离晚稻田的地方曝晒,以防转移危害;晚稻草则要在春暖后化蛹前做燃料处理,烧死幼虫和蛹。②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高峰至蛾始盛期),灌水淹没稻桩3~5天,能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减少发生基数。③尽量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可以有效切断虫源田和桥梁田之间的联系,降低虫口数量。不能避免时,单季稻田提早翻耕灌水,降低越冬代数量;双季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防止幼虫转移危害。④单季稻区适度推迟播种期,可有效避开二化螟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危害程度。⑤水源比较充足的地区,可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在一代化蛹初期,先排干田水2~5天或灌浅水,降低二化螟在稻株上的化蛹部位,然后灌水7~10厘米深,保持3~4天,可使蛹窒息死亡;二代二化螟1~2龄期在叶鞘危害,也可灌深水淹没叶鞘2~3天,能有效杀死害虫。
2、药剂防治。为充分利用卵期天敌,应尽量避开卵孵盛期用药。一般在早、晚稻分蘖期或晚稻孕穗、抽穗期卵孵高峰后5~7天,当枯鞘丛率5%~8%,或早稻每667米2有中心受害株100株或丛害率1%~1.5%或晚稻受害团高于100个时,应及时用药防治;未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可挑治枯鞘团。二化螟盛发时,水稻处于孕穗抽穗期,防治白穗和虫伤株,以卵盛孵期后15~20天成熟的稻田作为重点防治对象田。在生产上使用较多的药剂品种是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等,一般每667米2用78%精虫杀手可溶性粉剂40~50克或80%杀虫单粉剂35~40克或25%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兑水40~50升喷雾,或兑水200升泼浇或400升大水量泼浇。目前,许多稻区二化螟对杀虫双、三唑磷等已产生严重抗药性,因此这些地区可每667米2用5%锐劲特(氟虫腈)悬浮剂30~40毫升,兑水40~50升喷雾。由于锐劲特的价格较贵,且对大螟效果较差,可以与其他农药如三唑磷等混用,如每667米2用21%山瑞(三唑磷·氟虫腈)乳油70毫升等,兑水40~50升喷雾防治。此外,施药期间保持深3~5厘米浅水层3~5天,可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