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鞘腐病识别与防治

2018-12-17 23:49

玉米鞘腐病是我县新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害症状特点与玉米的褐斑病、纹枯病和圆斑病等有相似之处。该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危害,受害叶鞘呈黑褐色腐烂症状,故称之为鞘腐病。去年在西白陀、宰庄等地调查,个别地块发生较重,病株率高达90%以上,现在玉米鞘腐病正值发病中后期,望农民注意查治。

一、发病症状

在田间自然状态下,病害主要发生于叶鞘部位,形成不规则褐色糜烂状病斑,故称鞘腐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的籽粒形成直至灌浆充实期。病斑初为水渍状椭圆形或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直径可达5cm以上,多个病斑汇合形成黑褐色不规则形斑块,蔓延至整个叶鞘,至叶鞘干腐。叶鞘内侧褐变重于叶鞘外侧。病斑只发生在叶鞘上,叶鞘下茎秆正常,田间偶尔可见病斑中心部位产生粉白色霉层(病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有时会有灰黑色、红紫色霉点。病斑从下部逐渐往中上部叶鞘蔓延,病斑如果局限在下部叶鞘时,基本不会造成产量损失,如果适宜病菌生长条件时,很快达到棒三叶,甚至穗上苞叶,引起秃尖、籽粒干瘪,或者穗腐,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

二、病原菌

病原是层出镰孢菌,小型分生孢子串生和假头生,长卵型或椭圆形,无隔膜或具备隔膜,大小7.6-10.7微米x3.6-4.3微米。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较直,顶胞渐尖,足胞较明显,1-5个分隔,大小27.1-38.3微米x3.7-4.9微米,产孢细胞为内壁芽生瓶梗式产孢。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残体、土壤或种子中越冬,来年随风雨、农具、种子、人畜等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流行。病菌在5-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温度25-30℃,最适28℃时菌丝茂盛密集。

四、防治方法

1、轮作调茬,清除田间病残株烧毁,深翻灭茬,减少菌源。

2、选种抗病品种,用种衣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4%的5%根保种衣剂拌种:先把药剂加适量水喷在种子上拌匀,再堆闷4—8小时后直接播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拌种,堆闷4~8小时后直接播种。

3、发病初期在茎秆喷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50%咯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7-10天一次,喷2-3次。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