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旱防冻应变技术

2019-01-29 21:48

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农作物之一。每年的立春过后,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期,正是抓好小麦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也是奠定小麦增穗数、攻粒数、稳粒重基础的关键时期。

如果这时小麦遇到降水不足,出现旱情、病虫草害以及一些寒流及冷空气带来的冻害,将会给夏粮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麦农应该如何应对呢?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专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下面我们就向大家做以推广。

一、科学抗旱的指导原则

许多人以为,抗旱无非就是给缺水的小麦浇足水。但是气候条件不同,水利设施各异,苗情千差万别,怎样浇?浇多少?就是一门学问。否则,不但做不到抗旱保苗,反而会“浇”死麦苗。因此,科学抗旱是必然的选择。

1.气候条件不同,抗旱保苗必须因时制宜

旱情发生时,由于土壤干旱,部分麦田出现黄苗、死苗现象,在正常年景下还不是大面积浇水的时候。因受干旱严重影响,返青期的小麦急需水肥营养供给,所以要在返青期就要因时管理。需要早浇返青水、早施返青肥,也就是在返青期,日平均气温在3℃以上的情况下,就需要追肥浇水了。浇水可采取喷灌、管灌、沟灌、小水细灌等方式,施肥以施肥耧或开沟施入为主,也可撒施化肥后,立即灌水,早春灌水量一般应控制在每亩40立方米左右。这样,就可以首先做到救命保苗,增强水肥管理的科学性。

2.水利设施各异,抗旱保苗必须因地制宜

在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各种水利设施和抗旱机具。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井水、河水等当地有限水源及配套水利设施,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在抗旱机具选择上,可利用潜水泵、灌溉管具等,千方百计加快春灌进度,努力扩大水浇面积。

在没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镇压、划锄、覆盖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压实土壤,弥补裂缝,提墒保墒增温,促进苗情转化。

3.苗情千差万别,抗旱保苗必须因苗制宜

受旱灾影响,一些地方苗情发生逆转,一、二类苗比例降低,三类苗比例增加。一类苗是指每亩总茎数在60万-80万的麦苗,二类苗指每亩总茎数在45万-60万的麦苗,三类苗是指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的麦苗。

有的麦田麦苗群体明显偏小,茎蘖数不足;有的麦苗叶片数减少,许多地方比正常年份减少1片叶;有的麦苗没有次生根或次生根很短,发育不良;有的麦田出现黄苗枯苗,甚至成点成片死苗。因此,针对不同的苗情,一定要采取分类指导,科学管理。

4..抗旱要兼顾春管,抗旱保苗必须配套田间管理

抗旱比常年增加了一次浇水,浇水可以缓解旱情,但也容易引发病虫草害发生。同时,早春浇麦,容易导致地温降低,造成土壤板结。所以,浇水后需及时划锄,增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另外还需要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的预防工作。完善防控预案,推进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有效减少小麦病、虫、草危害。

有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才会在抗旱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使麦农少走弯路,保证小麦稳产。

二、政策性措施

小麦抗旱防冻应变措施首先是政策性措施,政策性措施是由国家及当地政府针对旱情及冻害出台的一些可行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建立小麦抗旱防冻救助小组

小麦出现旱情时,当地政府应及时部署,成立小麦抗旱防冻救助小组,在查清苗情、墒情和可用水源的基础上,及时分类制定科学抗旱防冻措施和技术方案,责任到人。

第二,发放指导手册,推广技术救治

当小麦遭受旱灾时,正确树立麦农的信心指数非常重要,由相关专家或地方农技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深入麦田,大力推广抗旱技术措施,提高抗旱技术入户到位率。同时,通过发放技术“明白纸”、“口袋书”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抗旱知识,提高科学抗旱水平。

三、小麦抗旱技术性措施

小麦抗旱技术性措施是由国内权威专家结合小麦受旱地区实际情况,做出的可行性技术方案。

按照“科学抗旱、分类指导、水肥并进、早促早发、防控病虫”的技术路线,认真抓好小麦抗旱田间管理,其中可分为几种情况,分别是受旱麦田的管理、未受旱麦田的管理和旱地麦田的管理等。

1.受旱麦田管理技术

对于没浇越冬水,受旱严重,分蘖节处于干土层,次生根长不出来或很短,出现成点成片黄苗或死苗的重旱麦田,要早浇水、早施肥、促早发。

一是早浇保苗水。对受旱严重的麦田,只要白天浇水能较快渗下,要抓紧浇水保苗,时间越早越好。应注意,小水灌溉,亩灌溉不宜超过40立方水,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地表积水,夜间结冰,麦苗受冻。

二是早施返青肥。对受旱、受冻造成黄苗、死苗或脱肥的麦田,要结合浇水每亩施10公斤左右尿素,一般可采用先撒化肥,随后立即灌水,以减少化肥损失,并适量增施磷酸二铵,促进次生根喷出,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三是先浇后锄地。浇水后的麦田,地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保墒松土,破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和分蘖生长,增强小麦的抗旱能力。

对于受旱较轻,底墒较好,没有出现黄苗、死苗的麦田,可适当推迟浇水时间,当日均气温回升到3℃以上时,可以在中午前后浇水追肥,确保麦苗返青生长有足够的养分,促进分蘖和次生根早生快长,提高分蘖成穗率。

2.未受旱水浇麦田管理技术.

有水浇条件的麦田,一般要在返青期镇压划锄。镇压可压碎坷垃,压实土壤,防止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

返青期划锄能保墒、提温、消灭杂草,锄地时要锄细、锄匀、不压麦苗。镇压要在小麦返青期至起身前,无霜日的白天10点至16点之间进行;要做到有霜冻麦田不压、盐碱涝洼麦田不压、已拔节麦田不压。镇压要结合划锄进行,先压后锄。

从管理时间看,小麦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中,三类苗最弱,应提早管理,再管理二类麦田,最后管一类麦田。

(1)三类麦田管理技术

三类麦苗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三类苗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苗高5厘米左右,地温稳定通过5℃时开始追肥浇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施肥耧施肥或人工开沟施肥,施肥后随即覆土,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每亩施用5-7公斤尿素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7-8公斤,随后灌水,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

(2)二类麦田管理技术

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45万-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50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

(3)一类麦田管理技术一类麦田属于壮苗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根据品种特性和田间麦苗长势,适当喷施壮丰安等植物生长延缓剂,以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

各类麦田一般要求返青期灌水应控制在每亩40立方米左右,拔节期控制在50立方米左右为宜。

3.旱地麦田管理技术.

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春季管理要以保墒提墒为重点。

具体措施为:

一是早春镇压。镇压可压碎土块,防止裂缝,压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是旱地小麦提墒保墒的主要措施。

二是趁墒追肥。趁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用施肥耧施肥或开沟施入氮肥,施肥后随即覆土,以减少肥料损失;底肥没施磷肥的要配施磷酸二铵,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

以上是小麦抗旱田间管理技术,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

四、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受干旱天气影响,北方麦区小麦苗期生长势弱,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抗旱灌溉后,田间湿度增加,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可能加重发生,加快流行。所以,麦农在此期间一定要注重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做到早期处理。

1.小麦春季病害防治技术

首要的是小麦春季的病害防治。在病害防治时要做到三点。

一是突出重点

重点抓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防治。

二是适期防治

针对受旱麦田,小麦病害防治适期应在2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防治指标应掌握在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到5%时,白粉病病叶率达到3-5%时,条锈病在顶三叶病情指数达3%时开始防治。

三是科学用药

三唑类农药对三种病害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等药剂按说明剂量,对水喷雾施药,对水量一般每亩不少于30公斤。一般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施药,有利于药液的均匀分布。15天一次,连防两次。

2.小麦春季虫害防治技术

在小麦春季虫害防治时,首先要突出重点。要重点抓好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的防治。

其次是适期防治。小麦蚜虫在百株麦苗蚜虫量超过500头,天敌单位与蚜虫比在1:100以上时开始防治;麦蜘蛛在小麦返青后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开始防治。

第三是科学用药。

小麦蚜虫可用吡虫啉、乐果、辛硫磷、抗蚜威等药剂防治,按说明用量防治;麦蜘蛛可用达螨酮等,按产品具体说明书要求,对水喷雾。对于天气干旱地区,应加大用水量,每亩用水不应小于30公斤。

常规喷雾以均匀喷湿叶片为宜。

3.化学除草技术

麦田浇水后,湿润的土壤也给麦田杂草创造了生长条件。麦田杂草不但与小麦争养分、水、光、生长空间,而且一些杂草还是小麦病虫的寄生场地,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因此,浇水后的麦田还需进行必要的除草。化学除草一是要正确选用除草剂;二是要尽早施药,杂草苗龄小,耐药力差,防除效果好,喷药时期一定要在小麦拔节以前喷施,过晚喷药可能致麦穗畸形,造成药害。

针对猪殃殃、播娘蒿等双子叶杂草,可用75%的苯磺隆,1g/亩,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针对野燕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可用6.9%精恶唑禾草灵,用量为80-120ml/亩,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使用75%的苯磺隆,1g/亩,加6.9%的精恶唑禾草灵,80-120ml/亩,混合使用,加水50公斤喷雾,可防治多种杂草。

使用农药进行各类病虫草害防治,均应注意科学用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掌握用药时间和药量,既要提高防治效果,又要防止药害,还要注意用药安全,防止人畜中毒。

五、受冻害麦田的管理

零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称为冻害。

干旱使小麦的部分叶片干枯,使抵抗力降低,同时由于冷空气和寒潮的频繁发生,小麦在受旱的情况下又遭受到冻害的侵袭,如不及时科学防冻,将会使小麦造成严重损失。

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小麦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等。

1.冬季冻害

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寒潮是产生冻害的主要天气因素,是指北方冷空气大规模入侵的过程。寒潮的定义是24小时内温度下降10℃以上,最低温度在5℃以下。

冬季冻害表现症状

小麦受冬季冻害后的植株症状主要表现为:

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由于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早于小分蘖,所以主茎和大分蘖易受冻害,象这样的冻害就比较严重,一般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

如果叶片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大分蘖都没有冻死,这样的冻害相对较轻,一般对小麦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冬季冻害发生后的栽培补救措施主要有:

一是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

发现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二次追肥。

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一般要求用施肥镂或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磷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用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

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拔节水施拔节肥,每亩用10公斤尿素。一般可用化肥镂施入,随后灌水。

针对受冻较轻的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小麦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

二是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应看麦苗生长发育状况,依照麦苗需要程度,在拔节期适量追肥,一般可每亩施用尿素7~8公斤,施肥后随即灌水,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2.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

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麦田中往往表现出主茎被冻死,分蘖未被冻死的现象。

小麦遭受早春冻害的原因

在3、4月份,小麦已先后完成了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的发育,小麦完成春化阶段发育抗寒力就降低,通过光照阶段后开始拔节,完全失去抗御0℃以下低温的能力,当寒潮来临时,夜间晴朗无风,地表层温度骤降到0℃以下,便会发生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

小麦早春受冻后的补救措施是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每亩施尿素10公斤,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只要我们在小麦抗旱防冻时,始终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做到:重旱区少减产、轻旱区保稳产、非旱区多增产,同时,对于小麦冻害,要做到:充分准备、及时预防,遇到冻害时,要立即采取相应地补救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为小麦的后续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