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地处吉林省的东南部,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现有水稻面积60万亩,已形成以绿优水稻生产为主的栽培体系,年生产优质稻谷30万吨以上,平均亩产达520千克,但由于土地不集中,稻农种植水平参差不齐,重点技术环节掌握不到位,限制了水稻单产的提高。为了挖掘我市水稻产量潜力,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梅河口市水稻栽培的重点技术环节,目的是让这些实用技术能更好的被广大稻农所掌握。
1、合理选择优良品种
1.1、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合理选择熟期适中、米质优良、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1.2、购种时要“三看”:一看包装:包装要完好无破损、标签的字迹清晰、封口平整无二次封口现象。二看种子籽粒:籽粒大小及颜色要均匀一致、无霉粒虫蛀及杂质、破损粒少。三看标签:看品种名称、审定编号、质量指标、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宜的种植区域等。一定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块的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
2、播种前种子处理
2.1、晒种:晒种能促进种子酶的活力,加速胚乳养分的转化和利用;能使种皮的水膜变薄,增强透性,提高吸水力,使浸种时吸水均匀,催芽时发芽整齐。因此一般在浸种前,选择晴朗天气,将稻谷薄摊于晒场晒2~3天。
2.2、选种:选种可以剔除秕粒、杂质、病粒等留出均匀饱满的种子。而充实饱满的种子是培育壮秧的基础。选种方法一般采用盐水选种或硫铵水选种,即100千克水加10~12千克盐或硫酸铵。选种后要用清水冲洗1~2遍。
2.3、浸种:水稻浸种时间长短与浸种水温的高低有关。水温高浸种时间短,水温低浸种时间长。如水温30℃,浸种需2~3天;水温20℃,浸种需3~4天;水温15℃,浸种需5~6天;水温10℃,浸种需7~8天。一般是自然温度下浸种效果好。
2.4、催芽:催芽应掌握“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所谓高温破胸就是在30℃~32℃高温下,经1~2天内破胸露白,破胸后即将温度降至25℃~28℃左右,经12~15小时后芽长达0.1㎝左右,就可以把种芽薄薄地摊开,散热降温,待种芽温度与自然温度相同时即可播种。
3、稀播育壮秧
3.1、选择苗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旱田地块做苗床。
3.2、做床:床长15~20m,宽2~3m,沟深10㎝,沟宽40㎝。床面要耙细整平。
3.3、施肥:每平方米施腐熟的过圈粪15㎏,均匀混拌到床面至10㎝土层中;每平方米再施硫酸铵100g,磷酸二铵100g,硫酸钾50g,均匀混拌在床面至5㎝土层内。
3.4、浇水:苗床浇透水应达到10㎝深。
3.5、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150g,播种要均匀一致。
3.6定种、覆土:播种后用细眼喷壶浇水定种;随后覆盖细土1㎝,覆土厚度要均匀,不要露出种子。
3.7、封闭灭草:盖膜前每100㎡苗床用40%丁扑乳油40ml对水6㎏均匀喷雾。
4、苗床管理
4.1、播种至出苗保温保湿,促进出苗。
4.2、出苗至一叶一心,床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超过25℃应通风降温。
4.3、一叶一心至三叶,床内温度控制在20~25℃,注意通风炼苗,防止徒长。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应及时补水。补水要在早晨进行,一次浇足浇透。
4.4、三叶期以后早7时揭膜通风,下午5时盖膜。5月13日左右、终霜期后昼夜大通风。遇低温下雨天气及时盖膜。高温大风天在背风处通风。通风炼苗阶段要注意补水,补水时要一次浇足浇透,尽量减少补水次数。
5、适时插秧
5.1、插秧时期:气温稳定通过13℃开始插秧。根据多年实践梅河口市5月25日至5月末为适宜插秧期。
5.2、插秧质量:插秧深度不超过2㎝,深浅一致,穴与穴之间分布均匀,保苗率应达98%以上。
5.3、插秧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密度。吉粳88可采用9×4~5寸,常规品种可采用9×5~6寸,每穴插3~4株基本苗。
6、本田肥水管理
因地制宜、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各户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各方面条件,按照农技总站给出的施肥卡制定出适合各户的一整套施肥技术。
6.1、施肥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左右,常规品种亩施纯N施用量8.5千克左右,吉粳88(超级稻)亩施纯N10~12千克左右,秋田小町亩施纯N6.5~7.5千克。亩施P205:5千克。K2O5:5千克。
6.2、氮肥的施用:做基肥与追肥分次施用,基肥占总氮量的20~30%,追肥占总氮量的60~80%,并且坚持前重、中补、后巧的原则,前期重施分蘖肥,宁早勿晚;中期看苗补肥;后期巧施穗肥。
6.3、磷肥的施用:磷肥全部做基肥一次施用。
6.4、钾肥的施用:增施钾肥有利改善米质。钾肥以硫酸钾为主,尽量不施氯化钾或少施氯化钾。50%钾肥做基肥,50%在7月5~10日做追肥。
6.5、用水管理:寸水插秧,插秧后灌水深度为苗高1/3,扶苗3天。返青至7月5日前寸水,以浅为主。7月5日至25日间歇灌溉;7月25日以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每隔5~7天灌水一次。9月5日排干水。
7、病虫草害防治
7.1、除草技术:插秧后5~7天,每公顷用草克星150g或威农150g加丁草胺1500ml,兑细砂225㎏,拌均匀撒施,撒药后保水层一周。
7.2、主要病虫害防治
7.2.1、稻水象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克,对水喷雾。
7.2.2、二化螟7月中旬,每公顷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兑水15千克喷雾。
7.2.3、恶苗病62.5%亮盾100ml对水0.5㎏拌种30~35千克,凉干后浸种5~7天即可。
7.2.4、稻瘟病叶瘟达到二级及时防治,穂颈瘟必须预防,水稻见穂时打药,隔7天再打一次,对水量每亩不低于30千克。药剂可选用25%稻不瘟水剂(咪酰胺)每亩25~30ml或枯草芽孢杆菌每亩10克,对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