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2019-02-04 15:11

一、技术概况

水稻是儋州市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一般每年种植两茬,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儋州水稻产区常年高温高湿的气候,有利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害发生,成为儋州水稻产区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虫害。2015年农业部发布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情况下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掌握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控技术,在防治适期正确选择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有重要作用。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实施统防统治模式对于提高防治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要点

(一)拌种技术

水稻种子浸泡2-3天(高温时减少浸泡时间),一般在种子露白时拌种,可选用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吡虫啉等成分的拌种剂(每公斤种子用药量根据产品说明书配比),拌种前要先将拌种剂在容器中兑水搅拌均匀,再进行拌种。将拌好的种子放在塑料袋中催芽1天,晾干后可进行直播或在秧盘育秧。种子拌种技术可预防苗期病害和后期病毒病媒介传播。

(二)送嫁药技术

在移栽前3天喷施阿维菌素、噻虫嗪或免疫诱抗类药剂作为“送嫁药”,可减少移植后水稻螟虫、蓟马及后期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几率。

(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情况及农技植保部门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情况适时防控水稻病虫害,大力实施绿色防控,采取非化学防控措施与高效低毒农药防控相结合,减少农药使用量。非化学农药防控措施主要有:选择抗病品种(稻瘟病和纹枯病)、打捞菌核(纹枯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释放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控等。

1、稻飞虱分蘖期至抽穗期易发生,早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晚稻至9月下旬密度较高,严重时会造成穿顶失收。根据当地农技植保部门病虫预测情况,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期防治,防控可选用噻虫嗪、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噻虫胺等农药单剂或复配制剂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药剂防控。

2、稻纵卷叶螟分蘖期至分蘖盛期集中发生,当田间开始出现新的小虫苞时,即大约在成虫高峰后一周左右开始用药,低龄幼虫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阿维菌素等农药单剂或复配制剂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防控。

3、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从苗期到穗期均有发生,分为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防控时要早防叶瘟,重治穗颈瘟。穗颈瘟对产量影响较大,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穗颈瘟防治适期。稻瘟病应连续施药2~3次。可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稻瘟灵等农药单剂或复配制剂防控。

4、水稻纹枯病分蘖盛期开始发生,穗期易发生流行。一般分蘖中期至抽穗前施药,可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多抗霉素等农药防控。

5、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苗期即可发病,潮湿和降雨较多时发生较重。当出现零星病株或初见发病中心时,应立即喷药防治。可以选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有机铜类等农药防控。

6、稻曲病孕穗至破口期遇阴雨天气田间易发生,破口前5~7天防治,可以选用己唑醇、戊唑醇、三环唑、丙环唑、肟菌酯等农药单剂或复配制剂等防控。

(四)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控相融合技术

在水稻病虫集中大面积发生时,农技部门可组织统防统治或购买统防统治服务,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开展统防统治。

三、增产增效情况

每亩增产20%~30%,增收150~250元。

四、适宜区域

儋州区域水稻种植区。

五、注意事项

1、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性。

2、害虫防治最佳时期为低龄期,防控稻飞虱时田间应保持一定浅水层。

3、阴雨天气后防治细菌性病害慎用铜制剂。

4、避开中午高温时期施药。

5、购买防控服务时选择正规的统防统治组织。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