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樱桃褐斑穿孔病:
褐斑穿孔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樱桃的叶片,初期叶片见针头大小紫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褐色斑,逐渐发展脱落成褐色穿孔。多雨年份发生较严重,夏季6、7、8月份发展迅速。
防治办法:药物防治,常规药剂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喷雾防治,上述杀菌剂可交替选用,并与1:1:200波尔多液交替使用。较优药物可选择啶酰菌胺、异菌脲、肟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进行防治。同时应结合其他病虫害发生情况每月喷药1次。
2、细菌性穿孔病:
叶片出现近圆形不规则小孔,新生叶片更易受害。
防治办法:细菌性穿孔病一般多与其他叶部病害同时发生,樱桃采收后应及时喷药预防,在喷药防治其他叶部病害的药液中加入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发病后10—15天喷施一次,不同农药交替喷施效果更好。
3、桑白蚧:
属蚧壳虫类,主要危害樱桃的枝干,口针刺吸枝干汁液,可造成枝干枯死,衰弱树势。
防治办法:于5月中下旬第1代若虫孵化期,采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均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在7月中旬和9月中旬喷药防治其第2、3代若虫。
4、桃潜叶蛾:
桃潜叶蛾一般在7—8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危害加重,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药物防治,可选用杀铃脲、甲氧虫酰肼、灭幼脲3号等药剂。如选用灭幼脲3号,可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间隔15—20天,连喷2次。
5、红蜘蛛:
属于叶螨类,被害叶初期出现灰白色失绿斑点,逐渐变成褐色,严重时叶片焦枯,提早脱落。现在红蜘蛛到了高发期,如果不注意防治,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可选择使用1.8%阿维菌素3000倍加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2000倍,或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6、流胶病:
流胶病一般从春季树液流动时开始发生,主要为害大樱桃主干和主枝,初期枝干的枝杈或伤口处肿胀,流出黄白色半透明的黏质物,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防治方法:主要发生在主干及大枝背下,发生时间主要在雨季(7—9月)。秋冬季节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可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避免病菌侵入。收集病死枝干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治蛀干害虫,以减少病源和伤口。刮治病斑。病斑仅限于表层,在冬季或开春后的雨雪天气后,流胶较松软,用镰刀及时刮除,同时在伤口处涂402抗病剂5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50倍液,再涂波尔多液浆保护;或直接涂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