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拱棚畦栽培培技术

2019-02-24 06:02

1、栽培季节安排。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要求温度较低,8-15℃发育良好,人工栽培8-25℃均可生长,15-20℃生长较快。因此,在气温降至15-20℃前40-50天制袋、接种最适。由于菌丝以24-26摄氏度生长最好,所以河南商洛地区生产季节应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制袋,12月至翌年4月为出菇期。当然,12月至翌年2月制袋,3-4月出菇一样可行。

2、菌种生产。配方为木屑40%,棉籽壳42%,麸皮15%,石膏1%,磷酸二氢钾1%,白糖0.5%,生石灰0.5%。先将木屑、棉籽壳、麸皮拌匀,加入石膏、磷酸二氢钾、白糖三者的混合液及过筛的生石灰粉水溶液拌匀,边加水边翻料直至拌匀。控制pH值6.5-7.0,含水量约60%,以手捏料不散闭、指缝有水但不滴下为宜。装袋要求松紧适度,上下一致,5小时内装完。经灭菌后待袋温降至30摄氏度以下,方可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接种。

3、堆料发酵。培养料配方(以栽培100平方米面积计算):干牛粪1500公斤、麦草200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生石灰粉50公斤、菜籽饼44.8公斤、石膏粉50公斤、尿素17.9公斤。要求将干牛粪拍打成末状、无结块,麦草切碎成段。堆料发酵需对粪、草预堆。要求粪堆氨气挥发、臭味减少,杂菌虫卵消除。草堆充分吸收并保持足够的水分。堆料发酵时,先在地上铺30厘米厚草料,轻撒一层尿素一层牛粪,然后草、粪、尿素相间分层堆起。下3层不需浇水,从第4层开始浇水,直至堆成蒙古包状,并在堆中打孔数眼。然后覆膜,若气温过高,近地层处可不盖。建堆1周后,堆温达65-70℃时翻堆,将生、熟料,干、湿料拌匀,加入过磷酸钙等辅料。共翻堆4次。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不朽,无酸臭和氨味。最后一次翻堆要调pH值至7.5-8.0。

4、铺料播种。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洒畦床消毒。将料平铺于畦床,厚18厘米。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无氨味时播种。可采用穴播与撒播相结合的方法,播后在料面覆盖用0.5%石灰水浸过的湿稻草。当菌丝大部分都伸展到床底时覆土。土壤要求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新鲜,保水和透气性能好,均匀撒上并压实,调节好含水量及pH值。用细竹竿在畦床上建拱棚,覆薄膜。

5、出菇管理。第一潮菇出现前,如果畦太干要轻喷水;出菇后要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出菇期要通风换气。粪草料出菇周期为10-12天。每潮菇结束后,须清除死菇,并喷水,准备下一次出菇。

6、采收。双孢蘑菇以鲜销最佳。因此采菇要及时,菇形过大,不但降低质量,且影响小菇生长,导致减产。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