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白粉病:中度发生,局部中偏重发生。主要依据:(1)田间有充足的菌源。白粉病是我县麦田一种常发性病害,全县发病面积一般在15万亩以上,田间菌源量较大。(2)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如石新828。(3)气象条件。4月份的气温比常年略偏低,降水比常年偏多,5月份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但我县浇水条件好,将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流行。(4)等行距播种面积大,密度高,对白粉病的发生流行有利。
二、小麦纹枯病:中度发生。主要依据:(1)田间菌源充足。纹枯病为我县麦田主要病害。(2)我县主栽品种均不同程度感病,利于该病发生流行。(3)有一定的病源基数,据植保站冬前调查,一般病株率为0.4%,初春调查一般病株率为0.2%。(4)气象条件。4月份气温略偏低,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气象条件将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流行。
三、小麦叶锈病:中偏轻发生。主要依据:①近年来小麦叶锈病发病面积较小、程度轻、发生晚、菌源量少。②气象条件。5月份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不利于叶锈病的发生。
四、小麦根腐病:中度发生。主要预测依据:(1)我县连年发生,田间有一定的菌源。(2)据植保站冬前基数调查,一般病株率为0.5%,初春调查,一般病株率为0.2%。(3)气象条件。4月份气温略偏低,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气象条件将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流行。
五、小麦赤霉病:中偏轻发生,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取决于病源基数的多少、气候的适宜程度。主要依据:(1)连年发生,加之秸秆还田,有一定的病源基数。(2)种植品种不同程度的感病。(3)气象条件。5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对赤霉病的发生无不利影响。
六、麦田杂草:中偏重发生。主要依据:(1)麦田杂草是我县麦田常发生的草害。杂草种类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田间草源基数较大。(2)冬前调查杂草平均密度为8株/平方米,高于上年的5.2株/平方米,冬后调查,麦田杂草平均密度为3.4株/平方米,高于上年的0.19株/平方米。(3)气象条件。今春3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比常年偏少,但我县水浇条件好,土壤湿度大,将有利于杂草的发生。目前杂草开始陆续返青生长,密度在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