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退化现象、原因及防止措施

2019-02-26 22:09

一、马铃薯退化及原因

经茎尖脱毒培育扩繁的马铃薯一、二级种薯,在第一年或第一、二季种植时产量很高、抗病性很强,而把收获的马铃薯经多年多季留种后反复种植时,植株的生长势会逐年逐季衰退,块茎变小,产量下降,这种现象就是马铃薯退化。马铃薯退化是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病毒。因病毒的侵入破坏了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致使有的植株生长势衰退,株型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复叶脱落等,由于制造养分的器官被病毒干扰和破坏,植株生长失常,造成大幅度减产。

二、马铃薯退化类型

根据侵染病毒的种类不同,马铃薯所表现的退化类型也有所差异。有的是一种病毒单独侵染,也有的是两种或多种病毒复合侵染,所引起的退化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类型有:普通花叶、皱缩花叶、卷叶、束顶或簇生。

三、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措施

1、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是防止退化的有效措施。

2、避芽留种。针对病毒传播主要是通过蚜虫传播的特点,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上采取防蚜、避蚜措施。春季种薯生产基地应设在土壤疏松肥沃,春季凉爽,风大,雾大,蚜虫发生偏迟,虫口量小的高海拔、冷凉地区,或利用银灰色网避蚜等技术,断绝蚜虫传病毒的途径,可收到良好效果。

3、茎尖培养无毒种薯。利用病毒在马铃薯组织中分布不均匀性和病毒愈靠近根、茎顶端愈少的特点,通过切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技术,从而获得无病毒植株。生产上用的马铃薯品种有的因种植年限长,退化严重,如经芽尖脱毒可恢复品种的原貌,比退化了的种薯增产50%以上,有的成倍增产。

4、小整薯播种。可避免借切刀传毒、传菌。

5、改进栽培技术和贮藏条件。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如选择优良抗病的脱毒种薯,选择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种植,药剂浸种,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强化中耕管理,防治蚜虫和适时收获等都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退化能力,减少田间病毒,防止退化。贮藏中要避免薯块受高温影响或低温冻害以及失水皱缩,过早萌芽,损耗养分,病虫危害等现象,以防止种薯老衰,降低生活力,引起退化。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