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常见的土传病害有哪些?

2019-02-27 04:45

新叶无生命,灰绿色或浅棕色下垂,然后从下部叶片枯萎,直至整株死亡。受害植株的叶柄、花梗和根茎的横切面显示维管束部分或全部褐变。发病初期根系无异常,死后地上部分变黑变褐。当病株的下叶变成黄棕色时,根部变成黑棕色并腐烂。有时,这种疾病发生在植物的一边,而另一边还活着,出现所谓的“半身萎蔫”症状。病株基本无果或果实不膨大,品质差。黄萎病与草莓枯萎病的区别在于,黄萎病的心叶没有畸形变黄。

黄萎病病原菌在寄主残体中有菌丝或厚垣孢子或硬结样体的土壤中越冬,或在残体和残体与种子内外混合的堆肥中越冬。一般来说,它可以存活6到8年。细菌性土壤是疾病感染的主要来源。病原菌从草莓根部侵入,在维管束中向上扩展,引起病害。母株中的病原体也可以沿着匍匐茎延伸到后代,从而引起疾病。在多雨的夏天,这种病很严重。黄萎病在病田的平均发病率较高。草莓枯萎病主要发生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

发病初期,心叶呈黄绿色或黄色,部分心叶萎缩或产生畸形叶,使病叶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这三个小叶中,通常有1-2片变形的或有小叶的叶子,大多数出现在一边。老叶枯萎,呈紫红色,后来叶子枯萎,直到整株植物枯萎。

当根冠被切断时,叶柄和花梗的维管束由棕色变为深棕色。根褐变后纵向镜检可见菌丝长。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和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病残体或携带肥料和种子的未成熟真菌。在病土和肥料中存活的病原菌在第二年成为主要的感染源。苗木运输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病原菌在植物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根的自然裂缝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的维管束中生长发育,并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而引起枯萎,破坏了植物正常的转导功能。兰特连作、土壤肥沃、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温低、粗放栽培、土壤过酸、施肥不足、部分施用氮肥、施用未熟肥料,可引起植物根系发育不良,会加重病情。草莓根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根部。

草莓根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根部。发病时,小的侧根或新根开始生长,开始出现不规则的浅红褐色斑块,颜色逐渐变暗至深褐色。随着疾病的发展,所有的根迅速坏死和变黄。地上部分为黄色、棕色,坏死至外叶边缘卷曲,病害表现为缺水,逐渐发展为新叶,全株枯黄死亡。主要病原菌是地表碎屑或土壤中的卵孢子过多。卵孢子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再感染。

莓青枯病症状:主要发生在种植初期。发病初期,特别是在烈日下,1-2片下叶枯死,叶柄下垂如烫伤。它可以在晚上恢复,几天后死亡。垂直切根冠时,根表面无明显症状,根冠中心有明显褐变。发病初期叶柄变成紫红色,植株生长不良。病情严重时,基叶枯死脱落,最终整株植物死亡。叶柄基部受侵染后,叶片枯萎。根病不会出现萎蔫,横根状茎可见维管束环状褐变和白色浑浊粘液外溢。

根病不会出现萎蔫,横根状茎可见维管束环状褐变和白色浑浊粘液外溢。病原菌主要越冬于草莓园或病残植株上,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主要是草莓幼苗带菌或伤口侵入。病原菌具有潜伏感染特征,有时长达10个月。病原菌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温度为30-37℃,且在长时间降雨或大雨后病情严重。

以上四种病害是草莓常见的土传病害。这种病很难控制,特别是易感品种。此外,这种细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一旦疾病发生,必然会造成损失。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