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菌袋制做技术要点

2019-03-09 07:22

现在正值毛木耳春季制棒、接菌、养菌关键时期,通州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提醒广大菇农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提高制棒成品率:

一、菌种选择

要选择适合我区气候特点的优良菌种,无论是使用二级菌种还是三级菌种,都要菌种生产健壮,无污染,菌龄适宜。

二、培养料的配制:

常用配方:一:杂木屑86%、麸皮10%、豆饼粉2%、过磷碳酸钙1%、石膏0.5%,石灰粉0.5%;二:杂木屑44%、玉米芯44%、麸皮10%、过磷碳酸钙1%、石膏0.5%,石灰粉0.5%;三:杂木屑68.5%、棉壳20%、麸皮10%、碳酸钙1.5%、石灰粉0.05%。按配料先将原材料按比例称取,棉壳需提前8-10小时预湿堆闷,干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拌均,料含水量为55--60%,即手握料成团,指缝无水渗出,落地散开。

三、装袋与灭菌

拌好的培养料堆放1小时,充分吸水后尽快装袋,装袋完毕应及时灭菌,以免发酸变质。常压灭菌达到100℃后,保持8--10小时,停火后再焖3—5小时,料温降到30℃以下方可接菌。

四、接种发菌

接种方法:采用接种箱、接种室、接种帐无菌接种。接种前应认真检查挑选菌种,发现有虫害、有污染的决不能用。接种后要将菌棒及时移入培养室井字型堆叠6-7层,温度第一星期控制在27℃,待菌丝定植后控制在25℃左右,遮光培养,后期注意通风翻堆,防止高温烧菌。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