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以菌丝在病果、果台、干枝、僵果及被潜皮蛾为害枝条上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分生孢子产生芽管直接侵入表皮,也可通过皮孔、伤口侵入果实。侵入后在果面蜡质层等处潜伏,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自苹果落花至8月中下旬,孢子不断侵染幼果。幼果自7月开始发病,每次雨后均有1次发病高峰,烂果脱落。果实生长后期为发病盛期,贮藏期继续发病烂果。一般密植园、低洼粘土地、排水不良或果树生长郁闭的果园发病较重。病菌可在洋槐上越冬,果园周围植有洋槐则病重。
二、防治技术
(1)清除病源。发芽前清理残枝、枯叶烧毁。果园内不种高秆农作物,园外不植刺槐。及时夏剪,使树冠大枝成层,通风透光。
(2)药剂防治。同苹果轮纹病、干腐病。但幼果期为重点防治期,也可用80%炭疽福美可湿粉700~800倍,或64%杀毒矾(恶霜锰锌)可湿粉1000倍液,等。注意15~20天一遍药,交替使用不同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