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新技术]痕量灌溉综述

2019-04-11 11:57

植物生长能够从根部实际吸收到的水分是很少的,但需要持续不断地有水份供给,这才是真正的有效供水。土壤本身就有很强的储水能力,自然界正是利用土壤中的储蓄水为植物提供有效供水;但土壤也有很强的蒸发能力和渗漏能力。为了维持给植物少量的有效供水,往往要成千倍上万倍的为土壤提供储蓄水,其中绝大部分被蒸发渗漏掉了。传统灌溉方式就是最大限度利用了土壤的水储蓄功能,土地一次性大水漫灌蓄足水分,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后靠土壤中的储蓄水维持植物生长,水资源的浪费极其严重。实验证明,小型耐旱型树苗每天只要20-40毫升供水就可安然度旱,而大多农田苗木的生长每天的耗水量一般不过100毫升。滴灌虽然较为节水,但由于灌水器最小出水速度在每小时2升以上,远远大于植物的实际需水速度,不仅水资源的浪费依然严重,更重要的是滴灌管道上灌水器单位时间的大出水量造成了对系统材料及辅助设施的高要求,成本投入也维持在高水平,如:滴灌系统需电力维持高压及水体过滤;灌水器等部件材料需长时间承载高压下性能稳定;由于出水量远大于植物实际需水量,系统的时间利用率不足5%,大量时间在关闭状态。因此实际造成了以系统的高投入维持水资源浪费的局面。

灌溉法就是将土壤的储蓄水功能降低到最低点,几乎所有储蓄水都在容器和管道中,这样就将水的浪费减到最低;同时,控水头每分每秒不间断地为植物输送水分,与植物的吸水过程完全匹配。整个灌溉系统无需能源,系统时间利用率为100%,因此系统管道流速和压力都很低,使系统对材料要求低的多,整个系统建设投入和维护费用都很低廉。

痕量灌溉系统的使用非常简单,将所有控水头通过管道连接到一个水容器上即可。它有如下优点:

1.节能源、省人力。由于控水头的自动抽放水功能,整个灌溉系统无需任何动力装置,只需要一个贮水器,用管道将其与控水头联为一体,系统就会自动工作,人工维护的工作量很小。

2.整个系统极为节水,比滴灌渗灌都要低的多。一般中小型植物每天20-100毫升水就足够了,这意味着在水源不便的地区,一个农民每天只要挑一担水就能解决一亩地的农田灌溉问题,这对改善北方农民生存状况意义十分重大。

3.使用寿命长久。从理论上说只要控制好出水流速,管道不损坏,控水头就能永久使用;实际使用也印证了这一理论。这意味着只要将控水头埋入土中,那里就成为一个长久的泉源,无需能源、无需更换、无需维修。

4.安装使用极其方便。不论是山地的若干小区域,还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区,控水头只要接上储水器铺在地表或地下就可使用。由于免除了对能源、对水质的要求,系统不接电、无过滤设备。

5.工程造价低廉。由于控水头具有自动抽水的特点,并且每个出水点出水量少且均衡,因此流速很低,管程阻力也低,管道可以很细很长;控水头使用0-1米的水压即可,管道不承压可以很薄。只要水能流到,控水头就能工作,也无须维持压力的设备,因此工程系统的材料成本和设备成本都很低。以2X3米的经济林为例,即使在现有生产能力下,每亩的成本仅需二百多元。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成本还会大幅度下降。

6.日常养护成本很低。控水头使用自然界中的水体不会堵塞,只需定期放水冲刷即可。冲刷频率视控水头出水量定,出水量大时应勤冲刷。冲刷放水量在一升左右即可,这部分水可倒入容器中继续使用,不会浪费。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