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渠、农渠的规划布置方法

2019-04-12 09:20

渠系灌溉

1.斗渠、农渠的规划要求

斗、农渠的规划和农业生产要求关系密切,除遵守灌溉渠道规划原则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适应农业生产管理和机械耕作要求;

2)便于配水和灌水,有利于提高灌水工作效率;

3)有利于灌水和耕作的密切配合;

4)土地平整工程量较少。

2.斗渠的规划布置

斗渠的长度和控制面积随地形变化很大。山区、丘陵地区的斗渠长度较短,控制面积较小。平原地区的斗渠较长,控制面积较大。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一些大型自流灌区的斗渠长度一般为3~5km,控制面积为3000~5000亩。

斗渠的间距主要根据机耕要求确定,和农渠的长度相适应。

3.农渠的规划布置

农渠是末级固定渠道,控制范围为一个耕作单元。农渠长度根据机耕要求确定,在平原地区通常为500~1000m,间距为200~400m,控制面积为200~600亩。丘陵地区农渠的长度和控制面积较小。在有控制地下水位要求的地区,农渠间距根据农沟间距确定。

4.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的配合

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要互相参照、互相配合、统盘考虑。斗、农渠和斗、农沟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他们的配合方式取决于地形条件,有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1)灌排相间布置在地形平坦或有微地形起伏的地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两侧控制,工程量较省。这种布置形式称为灌排相间布置。

(2)灌排相邻布置在地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渠道只能向一侧灌水,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边的径流,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只能并行,上灌下排,互相配合。这种布置形式称为灌排相邻布置。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