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越冬之后相继进入返青、起身、拔节阶段。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是促弱苗转壮、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主要管理任务是调节群体合理发展,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1、施用返青肥:返青肥要因地、因苗合理施用,一般每亩施用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可以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年前分蘖,相应增加穗数;促进中部叶片增大和基部节间拉长;对弱苗转壮、增加亩穗数有利。中产田或有脱肥趋势的麦田,应该早施肥,提高成穗率;高产田或有旺长趋势的地块,可以不施或改为起身肥较好,以免造成群体过大,郁蔽倒伏。
2、划锄、深耘、镇压:划锄可以破除板结、通气、灭草、防旱保墒、减轻或防止冻害。深耘只能用于壮苗、过旺苗,一般在冬前、返青、起身期进行,深度10厘米以上,深耘后要埋实,并结合浇水,可以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对分蘖等有先控后促的作用,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有效蘖生长,提高成穗率。镇压用于生长过旺的麦田。
3、重施拔节肥水:一般每亩20-30公斤高氮复合肥,前期未施用钾肥的麦田,此期应适当施用钾肥。有延长旗叶和其它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穗粒数;促进穗下节伸长的作用。群体较小、叶色发黄、叶片较小、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施拔节肥水;叶片出现正常的退淡,麦苗较蹲实的麦田,可以在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施肥浇水;叶色浓绿,叶片大而下垂的麦田,要推迟到第二节间显着伸长,旗叶展开时浇水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