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常发生烂根景象。因为根系埋在土里,初染病和染病轻时,没被发现或发现后没诊断准确而没能对症下药治疗,轻则引起树势瘦弱,产量和品格下降,重则导致植株死亡,甚至全园毁于一旦。
一、引起烂根的主要病害
1、苹果根朽病。主要损害根颈和主根。3—11月发病,6—9月为发病盛期,7—11月病部长出子实体。病菌的病索从根系或根颈部的伤口侵入,向根颈蔓延,发展很快,并沿骨干和主根上下扩展,至环剥一圈切断全体输导组织后,病株彻底死亡。病部皮层内、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充斥白色至淡黄色的伞状菌丝层。高温多雨季节,根颈病部常丛生蜜黄色蘑菇状的子实体。病菌以菌丝及菌索在土中的病残组织上腐生,以菌索蔓延侵染。侵入根部和菌索,穿透皮层组织,使皮层大块大块地死亡剥离。
2、苹果白绢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故又称基腐病。4—10月发病,7—9月是发病顶峰期。初期,外表形成白色菌丝,表皮呈水渍状褐色病斑。盛期如丝绢状的白色菌丝层全体覆盖根颈,因此得名白绢病。根部皮层糜烂后,有酒糟味,并溢出褐色汁液。在湿润条件下,菌丝层能蔓延至病部周围的地面,并在病部或邻近的地表缝中生出许多棕褐色或茶褐色油籽粒状的菌核。这时,植株地上部已逐步枯败死亡。
3、苹果白纹羽病。3—10月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初期,细根霉烂,随之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病根外表缠绕有白色或灰白色的丝网状物,后期霉烂组织全体消散,外部的栓皮层呈鞘状套于木质部下面,有时在病部木质部结生黑色圆形菌核。地上部近土面根际涌现灰白色或灰褐色的薄绒布状物,有时还形成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囊壳。
4、苹果紫纹羽病。全部生长季节都能发病,但以7—8月发病最盛。发病时,先是须根细根感病,渐次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病部外表缠绕许多蓬松紫色的丝绒状物,即菌丝与菌索,形如羽毛,因此得名,并能延长至根外的泥土上。后期病根上产生紫红色半球形颗粒状物的菌核。病树地上部生长瘦弱,叶片变小,叶色变淡,最后整株枯败死亡。刺槐是本病的寄主。
5、水涝烂根。是低洼果园积水后,根际层缺氧导致根系窒息死亡,而引起的烂根。初期枝条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并逐步向上发展,不脱落的叶片变黄且叶缘枯焦,果实脱落或停长,根颈部皮孔膨大呈窒息状。水涝时间长或树势瘦弱、结果过多的树、抗涝力最弱,最易发生烂根和发生最重;烂根后最易涌现各种缺素症。
二、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
这几种烂根,均是生长期雨水过多,土中含水过量,排水不良,泥土板结,有机质少,酸性和微酸性泥土的果园发生最重,栽植过深或培土过厚,耕作时损害或蛴螬等地下害虫咬伤根系,易发和加重病害程度。防治的主要方法是:
1、加强栽培管理,发明不利发病条件
⑴做好排水。雨季来临前,挖好排水沟,及时打消积水和过多水分,下降地下水位和泥土含水量,切忌积水涝根。
⑵翻园施肥。在采果后的9—10月,深翻果园,重施基肥,肥料多用元素齐全、含有机质多的农家肥和绿肥,把板结贫瘠的泥土尽快改良成蓬松肥沃的泥土,从而改良根际层泥土的水肥气热。为根系发明良好的生长条件。
⑶增施石灰。泥土偏酸的果园,在生长季节,联结中耕除草,增施适量石灰,把pH值调节到6。5以上,以改良泥土理化性质,发明不利于前述病害发生的环境。
⑷合理负载。花果过多的树要做好疏花疏果,并细心耕作,保护根系和根颈少受损害,以减少病菌进入道路和加强抗病能力。果园四周不种刺槐,已种的应予伐除。
2、及时解决病株,避免病害蔓延。
⑴开沟拒绝。初见病株或病株少时,立刻在病株四周滴水线下开深沟拒绝,并浇5波美度石硫合剂,免得病根与四周邻近果树的健根接触,避免病害蔓延。
⑵清根消毒。刨开树盘泥土检查,发病重的,锯除完全糜烂大根,刮净病部糜烂皮层和木质,捡净集中销毁。刮后病部及周围泥土浇5波美度石硫合剂,干后再在病部涂刷2—4倍腐必清,进行消毒和治疗;如正逢雨季,应趁机晾根15—20天,再用无病菌土覆盖复原。
⑶靠接换根。大根糜烂多的,在作好清根消毒后,沿骨干脚呈三角形栽三株根系发达生长茁壮的砧木,成活后用“靠接“接在骨干上,用新砧木的根系来取代老砧木的功能,以解救垂危植株和增进恢复树势。
⑷及时追肥。大根糜烂多的树,在患病期,因为严重影响了养分的吸收、运输和上下交换,造成树体养分不足,因此在作完上述解决后,应及时喷布1次300倍复合肥液,并在新根生长时追施1次腐熟人畜粪尿水和适量过磷酸钙,以弥补养分和增进新根生长。
这些病害,还损害梨、桃、李、樱桃和板栗等果树,发病时期、症状和发生规律,与苹果大同小异,可用同法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多的果园,应在发生期在泥土中撒杀螟丹粉翻埋土中毒杀,或用2。5%溴氰菊酯兑水1000倍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