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

2019-04-29 12:11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苞叶和叶鞘上也出现连片病斑。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蔓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一般大小为50~100毫米×5~10毫米,有些病斑可长达200毫米。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湿度大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土壤肥力差,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病叶并带出田间销毁;秋收后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源,促进植株残体腐烂。

3.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科学排灌,合理安排株、行距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4.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于玉米抽雄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l次。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