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湿润灌溉促增产

2019-05-03 12:59

水稻湿润灌溉是一种节水灌溉模式,能够改变泥土通气情况,加强泥土通透性,改良泥土理化性状,加强根系吸收能力,增产作用显然。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恳求各不相同,湿润灌溉应节制好技巧关键,以达到增产的目标。

插秧到拔节期移栽时秧苗根部受损,吸水能力弱,栽插后维持2厘米薄水层,增进早生新根、新叶。插秧3天后落干露田,落干程度要轻。田面无水时联结第一次追肥和化除灌薄水,并维持水层5天,提高除草效果。每次灌水后天然落干露田,田面表土开裂时灌薄水。分蘖末期搁田,分蘖早、苗数足、长势旺的田块早搁、重搁,反之迟搁、轻搁。重搁的标准是田中有小裂痕,田面不过白,白根浮现,叶片挺直,叶色褪淡,搁7天;轻搁的标准是田土紧皮,田边开细缝,田中不陷脚,搁4天。孕穗前搁田停滞。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薄水灌溉,露田程度比前期轻。田面将断水时薄水灌溉,使稻田泥土水分饱和度维持在100%。遇高温或低温时(中稻高于40°C,晚稻低于15°C),深水灌溉保温或降温。地下水位高、保水力强、生长过旺的稻田,在抽穗前3—5天(穗各部分发育完成时),露田轻晒1—2天,以改良泥土通透性,避免根系早衰。

乳熟期和黄熟期乳熟期露田程度可加重,在田面表土开裂1—2毫米时灌薄水。黄熟期水稻已渐趋苍老,露田程度要加重,避免根系木质化。田面表土开裂4—5毫米时灌水,早稻收割前5天断水,晚稻收割前10天断水。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