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菌核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9-05-07 15:55

一、发病症状与识别

菌核病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寄主范围很广,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能浸染芸豆、马铃薯、番茄、辣椒、莴苣、黄瓜、菠菜和洋葱等70多种植物。蔬菜幼苗受害,在基部呈水渍状病斑、逐渐坏腐,造成猝倒,白菜、甘蓝成株受害一般在近地面的茎、叶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的病斑,以后叶球或茎基部软腐,患病部组织上长出白絮状菌丝和黑色鼠粪状菌丝。白菜、萝卜等采种株多在终花期发病,先在近地面的衰老叶片边缘或叶柄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在多雨、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絮状菌丝,并蔓延到茎部。茎部病斑稍凹陷,水渍状,由浅褐色变为白色,有时也长出白絮状菌丝。后期茎秆组织腐朽呈纤维状,茎内中空,生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种荚受害,也呈白色,荚内有黑色菌核,造成结实不良或不能结实。

二、防治策略与方法

菌核病的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无病种子和药剂防治为主,辅以合理栽培管理等综合措施。

1、从无病株上选种若种子中混有菌核或病残屑,在播种前可用10%的盐水浸泡选种,汰除上浮的菌核和杂质,然后将种子用清水洗净播种,以免影响发芽。

2、轮作及深翻可与禾本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在菌核产生子囊盘的盛期中耕一次,或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将菌核翻入土中7厘米以下,使其不能抽出子囊盘或子囊盘不能出土。

3、彻底清除植株下部的黄叶切断衰老黄叶传病的桥梁,并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摘除时可在初花和终花期各进行一次,并将黄叶妥善处理。

4、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立即喷药防治,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托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及波尔多液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喷雾时要注意喷老叶、茎基部和地面上,每亩要喷药液量30千克以上。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