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高产栽培中,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的“六统一”要求,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
1、选用良种
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如兴黄单892、大天6号、云瑞8号、路单8号等,全部使用包衣种子,可有效防治病、虫、鼠害。
2、科学施肥,平衡用肥
玉米是一种喜温、喜光、喜肥的高产作物。据有关资料提供: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N3—4公斤、P2O50.75—1公斤、K2O3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3∶1∶3。根据玉米的需肥量和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结合中耕除草,做到“早施苗肥,施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酌施粒肥”。
3、实施化学除草
除草剂选用“山水乙莠”,该除草剂为芽前除草剂,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0%以上。核心区、展示区统一在播种后用“山水乙莠”200克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于墒面上,提高除草效果。
4、合理密植
玉米密植的适宜幅度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水平等确定。实行规格化种植,中等肥力水平的田块一般每亩栽植3800-4000株,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亩植4000-4500株。玉米采用宽窄行,1.2米开墒,沟宽20厘米,大行8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22-25厘米。
5、抓住时机、抢墒播种
今年我县冬春降雨少,项目区农户在雨水来临前提前做好备耕工作,地块进行两犁两耙,以待雨水透地及时抢墒播种。
6、适时间苗、定苗
播种后7-10天,及时引苗出膜,防止膜内高温发生烧苗。当幼苗长出4-5片可见叶时,及时间出特大苗、弱小苗和杂苗,保留长势中等一致的壮苗,做到单株留苗。通过间苗定苗使群体最大化,单株个个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千粒重高。
7、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做到准确预报、专业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统防统治,群防群控,从根本上控制项目区各种病虫的危害,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确保群众增产增收。在核心区、展示区统一用高效氯氢菊酯、三唑酮防治玉米螟、蚜虫、锈病。
8、隔行去雄
在玉米刚抽雄时,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摘除雄穗,全田去雄二分之一,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
9、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盛花期遇大风或连续2天以上阴天或多雨高温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10、及时收获
当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时,选晴天及时抢收,收后及时晾晒,不可堆捂,以免发热、发霉、发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