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技术又有新突破

2019-05-09 14:04

近日,在杭州举办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培育及机插技术展示会上,该项机插新技术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据了解,在机插比手插增产的基础上,此项技术能将机插秧产量再度提高。

近年来,我国水稻机插技术应用发展较快,现有的水稻机插秧技术主要由日本和韩国引进,但我国水稻季节、品种类型等与日本和韩国差异很大,特别是我国杂交稻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5%左右,农艺要求杂交稻精量播种、均匀稀插,这给杂交稻产区的机插秧培育技术提出了新要求,解决杂交稻机插秧问题是发展我国水稻机插秧的关键。

中国水稻研究所首创研发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培育和机插秧技术,结合了钵形秧苗和毯状秧苗的优势,可实现低播量成毯和定量定位播种,机插后,秧苗具有返青快,早生快发的特点,能较好地发挥杂交稻的增产潜力。记者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目前该技术已在浙江的杭州富阳、嘉兴平湖、宁波余姚、温州瑞安和台州仙居等10多个示范点的单季杂交稻、连作早稻和晚稻中示范推广,效果较好。

目前,我国水稻机插多采用毯状秧苗,而钵形秧苗主要在抛秧上应用,具有移栽伤苗少,返青快等优点,但无法在插秧机上应用。钵形毯状秧苗机插秧技术,主要针对当前杂交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采用研发的专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成上毯下钵形状秧苗,该秧苗兼有钵形秧苗和毯状秧苗的特点和优点,便于水稻机插。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首席专家朱德峰研究员表示,该项技术在杂交稻机插中应用,每亩能节省杂交稻种子成本25-30元,并实现高产稳产。该技术在早稻机插秧示范中,亩产可达500公斤,比一般机插增产稻谷10%以上。同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连作晚稻机插,解决晚稻机插因秧龄长,导致植株偏高,机插困难等问题。下一步,中国水稻研究所将扩大其示范的范围,明年这项技术将会在黑龙江、湖北等地进行示范推广。

记者了解到,6月11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宪考察参观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早稻和杂交中稻,并听取了技术研究汇报,对该技术的新颖性和实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加快技术完善,在我国主要稻区开展试验示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