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螟的主要越冬场所是在村屯的玉米、高粱秸茬内。据调查在各种场所中,在村屯内堆放的秸秆虫量占75、根茬内占20%、田间残株和风障虫量占5%,即第一代螟虫主要虫源地是村屯内。为用诱虫灯诱杀越冬代螟蛾以减轻田间为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诱虫灯为高压明光汞灯。灯的类型分为2}J瓦外镇(需加镇流器)、400瓦外镇和400瓦内镇(不加镇流器)3种。光谱检测结果基奉硕同。200瓦外镇与《)0瓦内镇灯光强度大体相同J将诱虫灯安装在村屯内较开阔的地方,灯间相距约150米(400瓦外镇灯为200米)。灯安在防水灯头上,用3条铁丝固定好。灯下修建一个直径1.2米、高12厘米的圆形砖与水泥结构的水池,供捕杀诱来的虫子(如无水泥,也可铺塑料布,但均不能漏水)灯距水面约巧厘米。水池留一个放水7池内放水6厘米深、内放100克左右洗衣粉,3天换一次水并加洗衣粉,水不足时随时添朋。每天早晨将虫捞出,记载诱蛾数量,部分水池记载雌、雄蛾和雌蛾受精情况。
主要根据诱虫灯诱杀雌、雄蛾比,雌蛾受精率,田间落卵量的减少情况和减轻玉米受害程度等4方面判断防效,同时估算增产效益。在德惠县3个乡对上述3种类型的灯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抽查13盏灯的35274头螟蛾中,平均雌蛾占45.6,比雄蛾略少。从6月27日至8月1日,共调查诱到的雌蛾5392头中,受精的雌蛾为474头,占诱到雌蛾量的8.8。在受精蛾中,多数卵巢发育在3级(成熟待产期)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