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如何防治稻水象甲?

2019-05-21 14:45

一、稻水象甲对水稻的危害

稻水象甲又叫稻水象、美洲稻象甲、伪稻水象。

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小麦、大麦、牧草、禾本科杂草等。稻水象甲是一种危险性害虫,一直是亚洲及我国的植物检疫对象。辽宁、河北、湖南、福建等省,并且正逐渐蔓延。

稻水象甲以成虫及幼虫为害水稻,尤以幼虫为害最烈。成虫沿水稻叶脉啃食叶肉或幼苗叶鞘,被取食的叶片仅存透明的表皮,在叶片上形成白色长条斑。长条斑的宽度为0.38~0.8cm,通常为0.5cm,长不超过30cm,两端钝圆。低龄幼虫在稻根内蛀食,为害根部呈孔洞,使植株黄化枯萎,高龄幼虫在稻根外咬食。

稻水象甲可以造成水稻减产10%~20%,严重地块可减产50%~70%。

二、稻水象甲发生规律

1、稻水象甲一年发生1~2代。以成虫山上草地、地坎田边、房前屋后、沟渠、枯枝落叶下、浮土中、虫穴及土缝内越冬。稻水象甲属越冬虫源直接成灾的害虫。

2、稻水象甲越冬成虫翌春气温10℃左右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10日左右在越冬场所的杂草上可见到为害状。4月20日左右开始向秧田转移,5月10日后危害加重。玉米出苗时,先危害玉米,后转移到秧田。水稻插秧后第二天就可见到成虫。大田危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即插秧后的7~15天。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末期在6月下旬,产卵期持续约30~60天,产卵量50~100粒。主要通过运送稻草等进行远距离传播。成虫通过飞翔或借水流也能蔓延。幼虫阶段的稻水象甲最具破坏性,每逢灌水或雨季,褐色的小甲虫就潜入田中。水越深,稻株所在处水越浅,就越吸引成虫。该虫为孤雌生殖,在稻田淹水之后,大量的雌虫产卵,导致大量幼虫产生。具有迁飞、趋光、群居、潜泳、钻土、趋嫩及假死等习性。新羽化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稻水象甲具有较强的迁飞习性,一次飞行可达4~6km;越冬成虫如遇适宜气温20~27℃、3~4级顺风情况下,远程传播可达100km以上。

3、稻水象甲初孵幼虫在叶鞘内经1~3天钻蛀取食后,离开叶鞘掉入土中,由于幼虫无足,只能在泥浆中缓慢移动,后蛀入根内为害。幼虫有转株为害和群集为害的习性,常在一株水稻根部可发现几头,多至几十头幼虫。幼虫在株间移动距离可达30~40cm。老熟幼虫身体卷缩,结一个光滑的囊包住自己,形成一个附着根系的、不漏水的土茧,并在其中化蛹。

稻水象甲对光有较强的趋性,特别是新一代成虫,对黑光灯、火炽灯、日光灯及其混合光源都有趋性。一般个黑光灯日诱成虫可达13万只。

三、水稻防治稻水象甲方法

1、提倡秋翻地,条件许可,宜提早泡田,整地后立即移栽。

2、平衡施肥,适量施氮,可以使水稻生长老健清秀,能大量减少害虫在稻田的落卵量。

3、在水稻返青分蘖期和穗期,排水湿润管理和淹水深灌相结合,干湿交替管理水分,对多数害虫具有控制作用。

4、消灭越冬成虫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秧田和田边杂草丛生,稻水象甲越冬场所施药。在水稻插秧3周左右幼虫危害之前施药,消灭根际幼虫危害。7月中旬,新一代成虫发生期进行叶面喷洒药剂,消灭越冬虫口基数,减轻下年危害及防止向周边传播扩散。

7月中下旬进入新一代成虫盛发期,该虫不仅当年造成危害,而且还是第二年发生的虫源。做好新一代成虫的药剂防治还可以大幅度压低越冬基数,减轻来年初期的危害,并有效地减少向外传播扩散。防治时期为7月10日至8月10日,喷药时间应在17:00~20:00进行。

药剂可用:20%象甲净乳油,是目前国家登记在防治稻水象甲惟一的农药,防效可达99%、或33%高效甲氰菊酯·辛硫磷乳油1500~2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500~3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900~1200倍液。

5、利用灯光诱杀技术压低虫源。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