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秧的发生与防治

2019-05-27 12:07

水稻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播种后种子不发芽而逐渐发黑腐烂称烂种;扎根以前,幼芽跷脚,黑头黑根,以致腐烂死亡,称烂芽;幼苗在2、3叶期死亡称死苗。近年来,水稻烂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低温阴雨年份尤其严重。

1、发生原因

根据发生机理,水稻烂秧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侵染性烂秧两类。生理性烂秧是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导致生理失调引起的;侵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按照症状的不同,侵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青枯型死苗,病株最初叶尖停止吐水,继而心叶突然萎蔫,卷成筒状,随后下部叶片很快失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浓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黄枯型死苗,从下部片开始,由叶尖向叶基逐渐变黄,向上部叶片蔓延至心叶,最后植株基部变褐软化,直至全株呈黄褐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根易拔起。

不良的外界条件常能诱发病菌侵染,发生传染性烂秧。例如2、3叶期遇低温阴雨,秧苗活力削弱,多种病菌会乘机侵害根系,影响根系的吸水能力;在冷后暴晴,温差过大时,病苗又迅速发生水分供不应求,从而呈急性青枯;如果较长时间持续低温,则病苗会出现营养物质供不应求,使叶片逐渐褪绿而呈慢性的黄枯。侵染性烂秧开始时零星发生,以后迅速向四周蔓延,严重时出现整片秧苗死亡。生理性烂秧与侵染性烂秧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无发病中心团,后者有发病中心团。

2、防治措施

(1)注意天气预报,做到抢晴天播种。水稻播种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低于12℃或低温持续4天以上易发生烂秧。在上述气温指标范围内各地应注意当地天气预报,掌握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这样,播种后只要有3-5个晴天,幼根扎下后,再来寒潮时就不易受害了。

(2)采用先进的育秧技术。目前推广的早育稀植、软盘抛秧、薄膜湿润育秧等技术均为先进的育秧技术,运用得当,均可有效的防止烂秧,如采用水育秧,墒面一定要平整,泥土软硬要适当。

(3)合理施肥。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追肥应少“吃”多餐,先淡后浓,提高磷、钾比例。对弱小苗不能大肥大水,可先施适量的淡粪水,待秧苗生长正常,开始分蘖时再追施较多的肥料。每亩秧田可施15-20千克草木灰,既增加了钾肥,又能提高土壤温度。

(4)科学管水。芽期主要是扎根立苗,应保持墒面湿润,不要过早灌水,以保证氧气需要,防止徒长。无论是早稻、中稻、还是晚稻,育秧播种至现青、墒面切不可留水层,晚稻育秧时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可在早、晚灌“跑马水”。水稻苗期具有干长根、湿长芽,气长根、水长芽的特性,故播种至现青阶段,主要矛盾是增加土壤氧气,而不是水分。晚稻育秧亦根据“不怕晒,就怕煮”的特性,合理管水。早、中稻育秧遇上寒潮、暴风雨、冰雹或霜冻时,短时间灌水护芽,至2、3叶期,可相应加深水层,但不可淹顶,早晨排水,下午4时以后再灌水。

(5)药剂防治。一旦发生烂秧可选用95%绿亨一号(恶霉灵)精品4500倍,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敌克松700倍液。如果发生立枯病、绵腐病,可首选40%灭枯散可湿粉剂或30Y立枯灵500倍液。提倡喷洒壮丰安水稻专用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动力2003,能有效地防治病害,使秧苗恢复生机。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