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采收管理及保鲜贮藏的技术要求

2019-05-30 07:30

当前各地葡萄已进入采收和销售季节,葡萄属浆果类果实,含水量高,采收后失水加快,因此做好葡萄采收管理及冷库贮藏保鲜前后的工作十分重要。

一、采前管理与采收

鲜食葡萄的果实无后熟作用,必须在藤上自然成熟后方可采收。过早采收不能充分表现果实的风味和色泽,影响产量和品质,对贮藏也没有好处。因此,贮藏用的葡萄应尽量晚采。葡萄采摘前2~3周不要浇水,否则不耐藏。作为贮藏的葡萄,外观上应具备以下几点:

1.葡萄串上没有可见真菌侵蚀病斑,洁净无水痕。

2.葡萄粒在穗轴上尽可能具有相同间距,蜡粉均匀分布,穗轴呈绿色饱满状。

3.果粒饱满,外有白霜,颜色较深且鲜艳,除外观标志外,较为准确的指标是含糖16%~19%,含酸0.6%~0.8%,糖酸比24~29。

葡萄果穗的穗轴与果蔓连接很牢固,不能直接用手摘下,必须用剪刀剪取。采收时应选择天气干燥时的傍晚进行,避免雨后收获,以减少发生败坏的机会。果穗剪下后,逐一妥善地排列在盛器中,不可堆压,避免损伤。盛器最好用机械强度较高的纸箱,内分小格,将葡萄以自然状态排列在小格内。采后的葡萄应及时运往贮藏场所进行预冷,在库内预冷的同时,应注意挑选检查,除去果穗上的不良果粒如腐烂的、破损的、太小的或未成熟的,对于质量差的果穗应挑选出单独存放。

二、贮藏条件

葡萄在贮藏期间易发生果柄变干、脱粒和生霉问题,葡萄贮藏要搞好低温、高湿和防腐工作。低温能抑制果穗的生命活动和微生物的危害。因此,适宜的低温是搞好贮藏的关键,葡萄的冰点一般在-3℃左右。贮藏葡萄的温度以0~-1℃为宜。轻微冻结之后,葡萄仍能恢复新鲜状态。高湿度能保持浆果和穗轴的新鲜度,减少干柄、掉粒和重量损耗。贮藏中的腐烂问题也与湿度密切相关,过高和过低都不好,应保持在90%~95%左右。不同的葡萄品种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有差异,在冷藏条件下,大多数品种可控制氧气2%~4%、二氧化碳为3%~5%。

三、贮藏方式与管理

1.预冷:葡萄果实从田间带来大量的田间热量和表面水分,为了尽快降低果品温度,葡萄采后必须尽快放入0~1℃的冷库内预冷。由于葡萄果梗上的皮孔大而多,预冷时间过长,果梗会失水干枯。贮藏实践表明,葡萄入库预冷超过24小时,贮藏期间容易出现干梗、脱粒现象,超过48小时更严重,所以采后快速入库、快速预冷和缩短预冷时间是防止葡萄贮藏干梗、脱粒的关键措施。

2.装箱、装袋:贮藏葡萄用的果箱可选用纸箱、木箱、塑料箱及泡沫箱。纸箱成本虽低,但透气性不良,贮藏效果较差;木箱、塑料箱透气性好且结实耐用,为广大果农所接受;泡沫箱美观、保温性好、耐运输、市场好销,但成本高。常用的塑料袋有两种,一种是0.03毫米厚的PE保鲜袋;另一种是0.04~0.06毫米厚的葡萄专用保鲜PVC袋。若用木箱、塑料箱装葡萄,箱内要衬白纸,然后放塑料袋,以防止塑料袋破损,而且外观也好看。

3.库房管理:每天定时检查温度至少3次,要严格控制库温稳定在0~-1℃,并避免温度波动。温度管理是葡萄贮藏中的重要环节,温度波动导致“凝水”现象严重,使果梗干枯、脱粒、烂粒严重,并会引起药害的发生。因此,必须保持库温稳定。定期检查葡萄的变化,如发现霉变、腐烂、裂果、药害、冻害等变化要及时处理。当外界气温低于0℃时,可利用外界自然低温控制库温,以减少耗能。在管理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在库内外温差小时进行。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