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019-06-01 11:26

一、虫害识别

1.二点委夜蛾:幼虫喜阴暗潮湿怕强光,体色灰黄色,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白天弯曲“C”形呈假死状,晚上活动为害。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

2.二代粘虫:成虫体长16-20毫米,淡褐色或灰褐色,雄蛾颜色较深。前翅近前缘中部有两个淡黄色圆斑,翅中央有一个小白点,其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色从淡绿色到黑褐色,幼虫头部有“八”字形黑纹,体背有5条不同颜色的纵线。

二、危害症状

1.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秸秆还田且未灭茬地块,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苗,在玉米幼苗3~5叶期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在玉米苗8~10叶期主要咬断玉米根部,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

2.二代粘虫:低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或天窗,三龄以后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五至六龄达暴食期,严重时把叶片食光成光杆,并可咬断穗茎,造成严重减产。

目前,害虫正处于低龄幼虫取食阶段,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将进一步扩大。

三、防治方法

1.二点委夜蛾:

(1)清除田间麦秸,人工捕捉害虫。

(2)撒毒土或毒饵: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细土25公斤,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周边;亩用毒死蜱100毫升或甲基异硫磷250毫升拌麸皮3公斤(炒熟炒黄但不可炒焦)于傍晚顺行撒在玉米苗周围。

(3)灌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每亩150毫升,兑水100公斤,去掉喷雾器喷头或喷片傍晚喷灌玉米苗根茎部。

2.二代粘虫: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2.5%溴氰菊酯乳油30-40毫升加40%甲基异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40-50毫升或用辛·氯复配制剂等,兑水40公斤于傍晚顺行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防治的关键是药剂穿透麦秸到达虫体,一般的全田植株喷雾几乎无效。

※玉米幼苗易发生药害,施用毒死蜱、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时尽量不要接触到玉米叶片,且要和施用除草剂间隔7天以上。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