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季节
番茄一般在8月播种,9月定植,一般11月到第二年7月份可以连续采收25穗果左右。
2、栽培方式
番茄一般采用岩棉培方式,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无土栽培根际缺氧引发的生理障碍。
3、封闭式岩棉培栽培床结构及供液方式
地面整平并沿温室长度方向有1:100坡降,采用专用栽培槽架;供液方式:只设浓缩营养液贮液罐,供液时采用自动化灌溉施肥机,营养液回液进行收集回复利用。
4、肥料
番茄种植采用杂质含量低的全溶性园艺级肥料,氮肥以硝态氮为主;常用肥料主要有: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钾、Fe-EDTA、硫酸锰、硫酸锌、硼砂、硫酸铜和钼酸钠等。
5、管理技术
(1)育苗
采用岩棉块进行育苗,播种前将岩棉塞用EC值为1.5mS/cm的完全营养液浸水24小时,之后将种子直接播在岩棉塞中间的空穴中,播后覆盖细蛭石,再盖上黑白塑料薄膜遮光保湿。将温度控制在25-30度,出苗前只浇清水,60%以上出苗后立即揭开塑料薄膜。出苗后7-10天,先将岩棉块用EC值为1.5mS/cm的完全营养液浸水24小时,之后再将岩棉塞移植到岩棉块中,每天用EC值为1.0mS/cm的营养液浇灌l-2次,等苗长到8-12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2)定植
番茄的栽培密度一般为2.5~3.0株/m2,定植前2~3天先按照所需的栽培密度布置好栽培基质,之后用EC值为2.5mS/cm的完全营养液浇灌透基质24-48小时,让基质与营养液充分作用。定植前先开袋,排出多余的营养液后就可以定植了。
6、温室环境管理
(1)光照
减少温室结构对作物的遮阴,及时清洗温室覆盖材料。
(2)温度管理
番茄生长适宜为15-35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番茄生长。番茄出苗后生长适宜温度为24度,定植后白天温度需控制在23-25度,夜间温度为20度。开始采收后白天温度20度,夜间温度18度。
(3)湿度管理
番茄整个生育期最佳湿度在60~85%,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番茄生长。
7、植株调整
(1)整枝
采用座秧法整枝,去掉所有侧芽,每周整枝1-2次,防止病毒病的人为传播;整枝时通常应采用牛奶作业,利用牛奶的高蛋白来包裹病毒粒子,使其失活,减少病毒病人为传播的机率。
(2)授粉
番茄除了自花授粉外,还可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主要有电动振荡器和熊蜂两种方式,具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番茄授粉不宜采用激素。
(3)疏果
番茄疏果主要是为了保证番茄的商品性,一般每串番茄的总重量在1000g左右,单果重较高的品种留果数量少一些,大番茄一般每串番茄留4—6个,樱桃番茄每串番茄留25—30个,同时对于畸型果、病果要及时摘除。
(4)摘叶
随着叶片的衰老,其光合作用的功能逐渐减弱,同时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病害,因此需适当摘除老叶,一般将最下面一串果以下的叶片统统去除,在座秧前把底部的3~5张老叶摘去,每株保持20~25张叶片即可。
8、病虫防治
(1)番茄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叶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虫害主要有夜蛾、樱螨、白粉虱和叶螨等。
(2)生物防治措施
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苗期水分和营养管理及环境控制,适时定植,防止秧苗徒长;综合应用温室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帘幕等环境控制设备,调温控湿,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杜绝内、外人员和操作用具等成为病虫的传播媒介;适时整枝,清除受病虫侵染的老、残枝、叶、果等,减少病虫侵染源;装置防虫网,利用诱光灯捕杀;在害虫初发期释放天敌。
(3)药剂防治措施
由专人负责检查、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对症下药;药剂防治时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病的春日霉素和抗霉素、可杀得和加瑞农等;防虫的有植物制剂一苦参素、微生物制剂一PNV等)和仿生制剂(如:防虫的有卡死克、抑太保、米满、天王星等);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制剂(如防病的有普力克、安克、速螨酮等),同时注意不同类型的农药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9、采收
当番茄由绿色转为淡红色后就可以采收了,大番茄品种一般每周采收2~3次,采食是最好在上午进行,因为下温度高,要避免采摘后的番茄在阳光下曝晒,这样会导致番茄水分散失快,影响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