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运用微灌技巧

2019-06-26 08:32

蔬菜生产中传统灌溉方法(肩挑手浇和畦沟漫灌)的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花工多,强度大,品质差,不利于作物优质高产,加上区域性、季节性、资源性及污染造成的缺水程度逐步加重,蔬菜生产的“水制约”程度加剧,蔬菜灌溉问题日益突出,急切需要改变传统灌溉方法,推广先进科学的高效节水灌溉技巧。为此,我们引进、筛选出适宜蔬菜生产的新型微灌器材,在实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依据浙江蔬菜既有家庭式小范围生产,又有园区农场较大范围生产,以及地形地貌较为庞杂等特点,使用微灌器材及其余有关装备设计开发了三种不同运用模式,在生产运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微灌器材的选择和田间设置

①滴灌管选用内镶式滴灌管,其滴头镶嵌于滴灌管内壁,水经过狭长的流道与道壁摩擦消压,使各部位滴头出水压力均衡。该滴灌管滴头间距为30cm,适用于按一定行株距栽种的蔬菜,如西红柿、茄子、辣椒、瓠瓜、黄瓜等,并可输送水溶性肥料溶液。滴灌管田间设置通常采取单畦单管铺设法:将内镶式滴灌管置于每畦两行植株中间,管长与畦长相同,用专用配件将内镶式滴灌管与放置在灌溉地端面的输水管衔接即可。在1kg水压时,内镶式滴灌管的每个出水孔每1小时出水约2。7kg,每亩滴灌每1小时约可供水2。7吨。

②喷灌器选用折射式微型喷头,其喷水直径约为6m,一个喷头出水量约70kg/小时。微型喷灌具备小领域、小喷量、小冲击力的灌溉特点,适宜栽培密度大、植株柔软、细嫩的作物,如小白菜、芹菜、落葵等,也可用于蔬菜育苗。另外,还可利用微灌进行根外追肥,为蔬菜生长弥补养分。田间设置微型喷灌器时,为维持其灌溉的均匀性,采取喷水区域圆周堆叠法,因微喷器的喷水直径为6m左右,将其安装间距设定为2。5—3。0m,相邻的两个喷水器的喷水区域有一部分相堆叠,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喷水区域。通常每亩安装喷头35—40支,每1小时可喷水2。5—3。0吨。

2、依据蔬菜生产特点,开发微灌运用模式

①小单元微灌系统该系统由微型首部、输水管道和灌溉器3个部分组成。微型首部采取单相或三相小功率自吸式水泵为结构主体,在其上组装了滤网式过滤器和吸肥器,形成体积小巧、功能齐全、移动轻便的枢纽整体。吸肥器置于水泵入水口,经过水泵的吸力,在灌溉的同时把肥料吸人微灌系统,可实现肥、水同灌,肥料的用量和浓度可人为调控,输水管采取外径25mm,管壁厚2。5m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管,灌溉器可依据不同蔬菜作物的需求采取内镶式滴灌管或微型喷灌器。该系统具备成本低、结构紧凑、轻巧适用的特点,适用于家庭式小范围生产使用。

②自流式微蓄微灌系统在有天然高度差(5—10m)的耕地上部修建容积数十或数百立方米的小型蓄水池,利用山坡地势落差产生天然水压,用塑料管衔接蓄水池和田间的滴灌系统,利用地势高度差产生的水压自流灌溉。该系统可有效解决用电不便的问题,使滴灌系统能在不用电和不用泵的情况下使用,适宜山区、半山区和丘陵等非平整地形上的蔬菜灌溉。这种灌溉装置可把山区以往散失的渺小水源蓄集起来,成为珍贵的可灌溉水资源,做到了“小水大用”,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特别是旱季缺水时能发挥极为重要的灌溉作用。

③变频恒压微灌系统依据蔬菜设施栽培用水量变革领域大、用水频繁等特点,设计和建立采取变频恒压和微机主动调控的、排灌分系的管网式大型微灌系统。该系统可依据用水量的变革主动判别水泵运行台数及电机泵组的速度以调节流量,实现节电和主动化节制,即在管网中设置水压传感器,当供水系统用水量发生变革时,变频节制器依据供水系统中瞬时变革的流量和相应压力,主动调节水泵的转速和运行台数,改变水泵出水口压力和流量,使供水管网系统中的末端压力按设定压力维持恒定。水泵能主动开闭,管网随时供水,达到供水、需程度衡。这种微灌系统能主动运行,无需人工值班管理,可避免“大马拉小车”的景象,通常可节电50%,且能保障水泵和管网的安全,达到提高供水品格和高效节能的目标,可基本实现农田灌溉供水的主动化,犹如农田和农作物的“自来水”系统,适宜大型设施蔬菜生产园区或基地运用。

3、微灌的主要运用效应几年来的实验示范和生产实践表明,微灌技巧运用于蔬菜生产具备显然的效果。

①省工节水,下降能耗微灌将水分供给到作物根系散布领域的泥土,加上装备管网输水,减少了输水丧失,水资源利用率可达95%以上。而传统灌溉方法因渠道和畦沟渗漏、蒸发等丧失,水利用率通常为45%,两者相比水利用率提高1倍多。因此,运用微灌大大节俭了灌溉用水,同时也节俭了灌溉用电,还大幅度减少了灌溉用工,较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②减少养分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传统灌溉方法用水量大、所施肥料随水分散失较多,肥料利用率不高。利用微灌施肥的肥料几乎全体随水渗入耕作层内,土层外表化肥积留较少,有效避免了养分散失,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节俭了肥料用量,同时还减少了化肥对农区水系的污染。

③下降湿度,减少病害发生蔬菜设施栽培中的泥土和空气的“高湿”问题是引起设施栽培病害多发的主要环境因子。采取微灌加地膜覆盖,有效地节制泥土中的水气向空间分发,与传统的沟畦灌溉相比,能有效下降棚内的空气湿度,维持相对单调,减少设施栽培作物病害的发生,如大棚西红柿运用滴灌比传统灌溉早疫病发病率下降了15。5%—21。6%。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