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无公害梨子果品生产管理及技术措施,我们从生产园选择与规划,栽植品种与栽植方法,土肥水管理,修枝整形与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技术进行全程规范和要求。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份)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227微生物肥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5101无公害食品梨子产地环境条件,NY/T5100无公害食品、梨子。
二、生产技术要求:
1、园地选择,园地在涪陵区珍溪镇内坡度100—200范围内,土壤质地良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PH5.6—7.2,年均温度14—25℃有,月平均温度高于7℃,每年极端低温高于0℃,1月无长时间霜冻冷气潮。
2、园地规划,建设生产必须的道路排灌和蓄水等设施,果园建设采取经伟网格定植,行间南北走向。
3、品种选择,根据涪陵气候特点和品种适应性,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黄金梨、中梨1号等。
4、栽植:苗木质量,苗木主根上有3—5条长度20㎝以上的侧根,嫁节部位愈合牢固平整,嫁接口以5㎝处的直径0.8—1.㎝,苗木高度80㎝以上,整形带内有饱满芽6—8个,无病虫害,单株带土包装。长途运输和假植的苗木,栽植前剔除不合格和染有病害的苗木,并对苗木进行修根整理。主栽品种应选择品质优良抗性强的品种,授粉品种也必须选择相应的良好组合。栽植时间在11月下旬梨树落叶后到第二年2月萌动前,在这段时间内,时间越早越好,栽植方式采取南北行向,长方形排例株距为2-3×3-4米。定植时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要交错栽,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以3:1或4:1为宜。栽植方法,定植穴1.00m×1.00m×0.80m挖穴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填穴时每穴下作物稿杆10kg,土杂肥50kg,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使根系向下舒展,然后填土先填肥沃的表层细土、后填底土,当填2/3深时,将苗向上提一下,使根周围充满细土,然后用脚轻轻从外向内踩一踩,再覆土轻踩,直到与行带相平,做一个60—800m的园形树盘,浇足定根水,待水渗下以后,上面再覆盖一层细土,减少水分蒸发,定植完毕后,即进行定干,定干高度以50—600m为宜,要求定干后整形带内有5—6个饱满芽,以备来年抽壮梢。
三、水肥土管理:1、土壤管理进行深翻扩穴,时间以秋季为好,方法是开半园形沟或半面开直沟,宽度80㎝,深50—60㎝,表土、底土分开放,将表土混合有机肥或桔杆后施入中下部,底土覆盖上层,中耕与除草相结合一般每年4—6次,中耕深度5—10㎝以利调温保墒。幼树期,在行间种植能够提高地力,诱集自然天敌的豆科作物,在夏季,用作物秸杆或其粉碎物将树盘土壤覆盖起来,覆盖厚度10—15㎝,上面零星压土,连续3—4年结合秋施基肥浅翻一次,也可结合深翻大开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2施肥,所施用肥料不能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必须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肥料,肥料种类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混入适量的氮、磷、钾肥和生物菌肥,如过磷酸钙,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等。基肥施入时间为秋季采果后至翌年发芽前,结合深翻土壤,在树冠外缘挖深,宽30—40㎝的条状或放射状沟,每年在行间,株间轮换挖沟施入,成年大树按每结1kg果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1—2kg,盛果期梨园每亩施3000kg以上,幼树每亩施2000—3000kg。土壤追肥一般一年般3次,萌芽前15d以氮肥为主,花后至花芽分化前施多元复合肥,果实膨大期施磷肥和钾肥。施用方法是在生长季节,于根系分布区及树冠外缘挖深15—20㎝的放射状沟或在树冠下开环状沟,把肥料施入沟内。施肥量以当地果园土壤条件和肥力特点,植株生长结果状况来综合考虑。叶面施肥以有效改善植株长势,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对环境和产品无不良影响为原则。3、果园灌水要注意配合梨树的生长周期,一般在萌牙前谢花后,果实膨大期,灌水注意与施肥配合,使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在雨季要注意排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势低洼的果园,应挖好排水沟。
四、整形修剪,梨树宜进行冬剪和夏剪,冬季修剪从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的修剪,夏季修剪是从春季萌芽后至落叶前整个生长季节内的修剪,其修剪方法是对当年生枝根据其发展空间适当短截,刺激壮芽萌发,促发旺枝,促进结果。对多年生枝短截(回缩)减少母枝总生长量,促进后部枝条生长和潜伏芽萌发,对结果枝组及时回缩,可以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在生长季节疏除徒长枝和过密枝。主、侧枝的角度凡不符合整形要求,均应适度调整,把1—2年生壮长枝条,按树形和树冠结合的合理方向,角度向四周插空拉开。
五、花果管理,1、花期在梨园放密峰,让峰传播花粉,使梨花充分授粉,提高坐果率,在铃铛花期,用混合梨花粉进行人工授粉,2疏花于花序分离至初花期进行,每隔20㎝留一个花序,每个花序保留2—3朵边花。疏果于花朵开放后30d内完成。按叶果比30—35:1进行疏果,每个花序留1个果,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伤残果、保留大果、果形好的下垂边果。3、套袋:套袋时间为谢花后20d左右,采用优质梨果专用双屋纸袋,可以提高果实外观品质,防治病虫害和减少农药污染。
六、梨树病虫害的防治:梨树病虫害的防治要实行以农业和生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1、农业防治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翻树盘,地面覆盖秸杆,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2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树干缠草绳和黑光灯等方法诱杀害虫。3生物防治: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4、化学防治,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农药,尤其是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科学掌握防治适期,有效最低浓度,最佳防治时间等,尽量减少施药数量和次数,严格尊守施药到采收的间隔时间。
七、果实采收,采收前对梨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梨品质符合无公害食品质量要求,采收时间应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和运输销售的远近等因素确定适宜采收期,果实颜色变化,果实肉质变化呈本品种特性时即可采收,早熟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5%以上时为最佳采收期,在采收时应选择晴朗天气,在早上露水已干,气温不高时进行,采收的方法宜用手工小心采摘,轻采轻放,及时剪除果柄,以防扎伤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