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飞虱
1、概况:我县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一般年份危害,可使水稻减产20-30%以上,大暴发时可造成颗粒无收。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5---6代,属迁飞性害虫,本县不能越冬。常年迁入我县的时间为4月上旬,5月上中旬迁入高峰。
2、发生规律:
⑴一般施用氮肥多的田发生较重,施用钾肥较多的田发生较轻。
⑵高温多雨的天气容易发生,干旱天气不易发生。
⑶台风多的年份,褐飞虱、白背飞虱暴发的机会多:台风少的年份暴发的可能性较少。
⑷寄生蜂和寄生菌的数量等对飞虱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
3、防治方法:
推广抗耐飞虱水稻品种,提倡健身栽培。药剂防治选用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等。第一次防治时间在6月上中旬,建议用吡蚜酮、噻嗪酮,第二次防治时间在7月上中旬,建议用吡蚜酮、噻虫嗪与速效性药剂毒死蜱、异丙威、敌敌畏等混用。尤其是在后期缺水的情况下,要混用敌敌畏。同时注意喷药的质量,用足水量和喷于植株中下部。田间还要3-5厘米水层。
二、钻心虫
1、概况:危害水稻的钻心虫主要二化螟、三化螟等。我县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及气候的变化,现在主要是二化螟,因为二化螟还危害玉米、油菜、小麦等其他作物。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二化螟、三化螟主要在本地越冬。
2、危害规律:前期危害形成枯鞘,后期危害形成白穗。
3、防治措施:在水面上10cm左右位置,叶鞘有不规则开始变黄时,是二化螟防治的最佳时期。时间一代在5月上中旬,主要为害早稻,二代幼虫盛发期在7月上中旬。主要为害迟熟早稻、中稻和晚稻秧苗,三代幼虫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主要为害晚稻。防治药剂建议选用酰胺类杀虫剂(康宽)、毒死蜱、三唑磷等。
三、稻纵卷叶螟
1、概况:该虫在我县一般年发生5代。属迁飞性害虫,常年迁入我县的时间为3月下旬。主要危害水稻,也危害麦类、甘蔗及禾本科杂草
2、危害规律: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植株贪绿、大风大雨天气频发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3、防治措施:由于卷叶螟三龄前取食较少,危害较轻,抗药性弱,所以三龄前幼虫为防治适期。
检查确定方法:当100株有15-20个小虫苞时就要开始用药防治了!我县通常在6月下旬至7月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防治期。
防治药剂建议选用酰胺类、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丙溴磷等。提倡交替、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