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7-11 23:40

一、如何识别番茄病虫害的为害状:诊断是正确防治病虫害的前提,根据症状确定蔬菜是否发病及其病害的类型,进而确定是哪一种病害,才能对症下药。

(1)番茄早疫病

主要侵害叶、茎、和果实。叶片染病初呈针尖状的小黑点,后不断扩展成轮纹斑,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者黄色晕圈,中部有同心轮纹,轮纹表面生有毛刺状不平坦物。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班,表面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果实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2)番茄晚疫病

幼苗、叶、茎和果实都可染病。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霉。

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叶尖或叶缘处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定形病班,扩大后转为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有白霉。茎上病斑呈腐败状,导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棕褐色至暗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有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3)番茄灰霉病

该病可危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染病青果受害最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导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叶片染病多开始于叶尖,病斑呈倒“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的轮纹,后叶片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茎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有灰褐色霉层。

(4)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长有霉层,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直至植株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有6种类型。即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巨芽型、卷叶型和黄顶型。花叶型症状为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块,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蕨叶型:植株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部分或全部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卷曲。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和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这种类型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在高温及强光照下易发生。巨芽型:顶部及新长出的幼芽大量分枝,叶片呈线状色淡,病株多不能结果。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卷曲,整个植株矮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黄顶型:病株顶部叶片褪绿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番茄斑枯病

番茄斑枯病又称白星病,可侵染叶、茎和果实。叶片染病,初在叶背生水浸状小圆斑,后在叶正面和背部同时出现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白色的圆形或近圆形的略凹陷的小斑点,小斑点可汇合成大的枯斑,有时病组织脱落造成穿孔,严重时中下部叶片全部干枯.茎和果实染病,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型,略凹陷,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

(7)番茄青枯病

番茄株高30厘米左右时,青枯病株开始显症,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中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病叶变浅绿。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或经保湿,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严重的病株经一周左右即死亡。

(8)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主要群集在蔬菜叶片背面,吸吮植物的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植株的长势衰弱,此外白粉虱分泌的大量密露,堆积在叶片和果实上,易引起病害的发生,严重降低番茄商品价值。密露可造成植株叶片气孔堵塞,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1—3成。

(9)美洲斑潜蝇

成幼虫均可危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的蛇形白色潜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

(10)棉铃虫

棉铃虫是番茄主要的蛀果害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虫吸食青果,近老龄时多吸食成熟果及嫩叶。1头幼虫一生可为害3—5个果,最多8个,花蕾及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

二、引起番茄病虫害的主要因素有:

(1)番茄早疫病

该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最初从植株的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以后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

如果您有技术难题可以直接到论坛发帖

咨询我们专家哦!进入论坛

蔬菜防灾减灾:停止浇水喷药棚室保温加固

加强冬季管理提高丝瓜产量

越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求芽菜实用栽培技术

西红柿后期管理

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六个强化”推进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大葱蓟马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治

青花菜高山栽培时培育壮苗的方法步骤

香椿矮化栽培技术

用丝瓜络采集药用蚯蚓好

复侵染。在番茄进入旺盛生长及果实迅速膨大期,这时遇有持续5天均温21℃左右,相对湿度大于70%的时间超过49小时,该病即开始流行,此外,田间管理不当或基肥施用不足发病重。

(2)番茄晚疫病

该病菌主要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或落入土中的病残体越冬,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病菌从植株的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当白天气温在24℃以下,夜间气温在10℃以上,番茄表面有水膜时该病发生或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诱发此病。

(3)番茄灰霉病

病菌在土壤中或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花期是该病的侵染高峰期,沾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该病对湿度要求很大,当气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达90%以上的多湿状态下易发病,尤其在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此外,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都会加快此病的扩展。

(4)番茄叶霉病

该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借助气流传播,病菌从植株的叶片、萼片、花梗等部位侵入。气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利于病菌繁殖。相对湿度低于80%,不利于病菌分生孢子形成以及病菌侵染和病斑的扩展。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或光照弱,也,叶霉病扩展迅速。晴天光照充足,棚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番茄病毒病

侵染番茄的病毒主要有两种,即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汁液也可传染。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的发生,此外施用过量的氮肥或土壤板结、粘重、瘠薄以及排水不良发病重。

番茄斑枯病

病菌在病残体、多年生茄科杂草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或被雨水反溅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侵入。病菌发育适温为22—26℃,12℃以下28℃以上病菌发育不良。高湿利于病害发生,适宜相对湿度为92—94%,若湿度达不到则不发病。如遇多雨,特别是雨后转晴及番茄生长衰弱、肥料不足易发病。

(7)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体留在田间越冬,无寄主时病菌可在土中生活长达14个月至6年之久,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细胞中毒,最终导致叶片萎蔫。该病菌适合微酸性土壤,当土壤含水量超过25%,且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

(8)白粉虱

该虫在北方,温室一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因此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冬季温室作物上的白粉虱,是露地春季蔬菜上的虫源,通过温室开窗通风或菜苗向露地移植而使白粉虱迁入露地。因此白粉虱的蔓延,人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市由于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

(9)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的一生要经过四个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温室可周年发生,每完成一个世代,夏季需要2—4周,冬季需要6—8周。在自然种群中,该虫的世代重叠明显,高温可缩短其寿命,成虫可以抵抗短时间的低温。成虫的取食和产卵主要在上午进行,活动的频率与温度呈正相关。美洲斑潜蝇即怕低温,又不能抵御高温的侵害,幼虫在恒温4.4℃情况下100%死亡,在7.2℃条件下,50%的幼虫不能化蛹,在10℃条件下,幼虫虽然能化蛹,但不能羽化成成虫,所以美洲斑潜蝇在我市不能安全越冬。当温度在30℃以上时,幼虫的死亡率会明显增高

(10)棉铃虫

以蛹在土中越冬,年发生3代。成虫于一夜间交配产卵,95%的卵散产于番茄植株的顶间至第四复叶层的嫩梢、嫩叶、果萼、茎基上。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成虫产卵适温在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在北方尤以湿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相对湿度70%以上时为害严重。成虫需在蜜源植物上取食作补充营养,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作物花期相遇,加之气温适宜,因此产卵量大增,使第二代棉铃虫成为最严重的时代。

三、番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番茄早疫病

早春定植的番茄应重点调整好棚内的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减缓该病发生蔓延。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即开始用药,所用药剂有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处理。阴天或雨天采用粉尘或烟剂进行防治,粉尘法:用5%的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烟剂法: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

(2)番茄晚疫病

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减缓病害发生蔓延。发病重的田块可以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后,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喷雾处理。烟雾防治或粉尘防治参见早疫病。

(3)番茄灰霉病

该病属低温高湿病害,应通过加强通风及变温管理,升高棚温、降低棚内湿度。即晴天晚放风,当棚温升至33℃时,再开始放顶风,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棚温保持在15—17℃,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节制浇水,防止结露;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避免人为传播;关键期用药: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番茄苗,要求无病苗进棚;沾花时用药,做法是当第一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沾花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第三次用药掌握在浇催果水的前1天,用65%的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多霉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的灭霉威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

(4)番茄叶霉病

选用佳粉15号、中杂7号、沈粉3号、佳红15号等抗病品种;播种前用53℃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播种;发病重地区,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保护地定植前用硫磺粉熏蒸大棚或温室;发病初期用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熏一夜,或于傍晚喷洒7%叶霉净粉尘,或5%加瑞农粉尘,每亩次1公斤;或用50%的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的灰霉净1000倍液防治。

番茄病毒病

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严重地块要实行2年以上轮作,并结合深翻施用石灰,促使病毒顿化,定植缓苗期喷洒万分之一的增产灵可提高植株对病毒的抵抗力;第一次座果期应及时浇水;温室大棚应用防虫网防治蚜虫,避免蚜虫传毒;发病初期用20%病毒快杀或20%诺尔毒克8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杯液防治。

番茄斑枯病

苗床用新土或两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阳畦或地块育苗;避免种植过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地面干燥,可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7)番茄青枯病

选择无病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亩施石灰100—150公斤,调节土壤PH值;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防治。

(8)白粉虱

对白粉虱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温室第一茬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苗等较耐低温的作物;培育无虫苗,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理杂草和残枝;在通风口密封防虫网,控制外来虫源;避免番茄、菜豆混栽;白粉虱对黄色敏感,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每亩地放置30—35块,置于行间可与植株高度相同;药剂防治可选用25%蚜虱统熏杀或25%蚜虱螨熏杀1000倍液,或用12%的科顺烟剂、30%的白粉虱烟剂熏杀。

(9)美洲斑潜蝇

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盛期每亩设置15个诱杀点,每点放一张诱蝇纸,3—4天更换1次;在通风口密封防虫网;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所用药剂有40%绿菜宝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3000倍液,5%锐劲特乳油15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用30%的斑潜蝇烟剂熏杀。

(10)棉铃虫

棉铃虫的卵95%产于番茄的顶尖至第四层复叶之间,可结合整枝、打顶和打杈,能有效减少卵量,同时要注意及时摘除虫果,以压低虫口;在菜田周围种植玉米诱集带,能减少番茄田棉铃虫的产卵量;生物防治,在棉铃虫卵高峰后的3—4天及6—8天连续两次喷洒Bt乳剂,可使幼虫大量染病死亡;化学防治关键是抓住孵化盛期至2龄高峰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的时期施药,用21%灭杀毙乳油1500—3000倍液,活.5%功夫乳油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1500—3000倍液防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