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玛卡种植之后应该怎么管理呢?
玛卡,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成长,在我国的云南和新疆等区域,有较大面积的适种土地。那么,玛卡种植之后应该怎么管理呢?
1、间苗、补苗
玛卡定植后7-15天及时查看,对每塘多于1苗的进行间苗,只留1苗。若发现死苗、病苗、弱苗及时拔除,并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补苗,确保每亩的基本苗数。要求15天内完结间苗、补苗作业。
2、中耕除草、追肥
(1)中耕除草
玛卡成长高峰期,也是杂草成长最旺盛的时期。杂草不只抢夺玛卡的营养,并且是病虫害的温床,因而有必要做到除小、除早、除净,避免杂草丛生。玛卡根入土较浅,中耕宜浅不宜深,根除沟内杂草,拔除厢面杂草,除草时应当心,挨近玛卡根部的杂草应一手按住玛卡苗,另一手悄悄将杂草拔除,不要伤及玛卡根。一般除草3-4次,采用人工拔草方法。制止运用任何化学除草剂。
(2)追肥
追肥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应把握少数屡次的准则,一般要求追肥不少于3次。前期每亩用嘉美盈利一袋或海力宝2-3千克,以促进麦苗植株强健,削减病虫损害,一起每10-15天用嘉美脑白金或金点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接连喷施2-3次。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每次追施嘉美获利来8-10千克。
3、排灌
栽种后如遇干旱气候要及时洒水,迟早各浇一次,接连5-6天,直至玛卡苗彻底返青成活。旱季及时将田内积水扫除,避免病虫害的发作。
玛卡作为块根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是单一的,如果轮作后土壤营养和微量元素朝一个方向吸收,致使土壤营养元素缺失,玛卡自身的抗逆性、抗病性削弱。因轮作病虫害病原仍保留在土壤中,导致轮作玛卡的病虫害严重,产值质量下降。
实施轮作有利于玛卡成长环境的改进,抗病抗逆性增强。轮作期一般为2-3年,轮作不宜与十字花科植物,最好与豆类、玉米及麦类作物轮作,其次与马铃薯及中药材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