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稻在生长发育期,遇到的低温冷害难以预防和诊断的问题。
我们技术指导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下:
1、低温对营养生长的影响
水稻营养生长期遇低温将发生延迟型冷害。主要使稻株的出叶速度减慢,株高、叶龄指数、总根数、根长和有效分蘖数降低,叶色变淡,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延迟。前人试验表明,营养生长期的温度制约抽穗期的早晚,抽穗的临界温度是17~18℃。温度在临界点以下,每降低1℃,抽穗期延迟9~11天,低温延缓幼穗分化始期以至延迟抽穗,影响成熟和产量。
2、低温对生殖生长的影响
此期如遇低温,主要影响水稻的正常抽穗、开花和成熟,是障碍型冷害发生的关键期。试验表明,孕穗期的临界温度为18℃,其受害程度与抽穗前9~11天的平均气温有关,气温每降低1℃,结实率下降6.27%。低温将减少每穗枝梗分化数和粒数,并发生大量的不孕粒。开花期临界温度为20℃,抽穗开花期如遇低温,将使花粉发芽率下降,花药不开,颖壳开裂角度变小,甚至不能开裂等,影响正常受精,造成不育,空秕率明显增加。灌浆期临界温度为18℃,低于18℃将减慢籽粒干物质的灌浆速度,籽粒不能完好成熟。
3、低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低温不仅降低水稻的结实率,而且能诱导稻瘟病的大面积流行,甚至造成部分地块绝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4、水稻冷害的诊断技术
(1)发芽期的冷害诊断一般以10℃为临界温度指标。此期如遇低温,则会出现鞘叶伸不开,向回勾曲,真叶抽出来变形,叶顶部形成一个圆圈状,叶尖在叶鞘内包着抽不出来等现象。
(2)苗期与分蘖期的冷害诊断此期间的低温冷害主要为延迟型冷害,表现为生育期拖后。苗期的临界下限温度一般日平均为13℃,分蘖期的临界下限温度日平均为16~18℃。如果此时段内满足不了上述指标要求,就可认为冷害发生。
(3)营养生长期的冷害诊断营养生长期(指播种至幼穗分化期)遇低温将发生延迟型冷害。经调查,6月份有效积温每减少10℃,抽穗期延迟1-2天;平均气温降低1℃,抽穗期延长3-4天;平均最低气温降低1℃,抽穗期延迟5-7天。
(4)孕穗期的冷害诊断此期如遇低温通常导致障碍型冷害,将严重影响花粉母细胞的形成和分裂、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表现为结实下降而造成减产。
(5)抽穗开花期的冷害分析水稻在安全抽穗期内不抽穗,就有可能产生延迟型冷害,将影响到后期的成熟度。
(6)灌浆成熟期的冷害诊断8月份平均气温如果低于18℃,就可能造成延迟抽穗,如遇霜不能完好成熟,形成大量瘪粒,不但减产,而且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