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决定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时间短、任务重,突发性灾害多,管理回旋余地小,一旦造成危害,产量损失很大。目前,枣阳市小麦长势总体较好,亩平有效穗37.21万穗,每穗实粒数31.62粒,如果后期不遇大的灾害,小麦单产有望突破450公斤,比上年提高30公斤。但据调查,小麦后期病虫害特别是赤霉病、蚜虫将会偏重发生;近期降雨增多,部分耕层浅、播量多、群体大的麦田存在倒伏危险;部分地方认为小麦长势好,有放松中后期管理的倾向。因此,要进一步巩固当前小麦良好的生长态势,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中后期管理决不能放松。要立足于“早”字,早准备,早预防,早行动;以“三防”为重点,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以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为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受去年秋播降雨和冬季持续低温干旱影响,该市小麦生育期延迟5-7天。目前,距小麦大面积收获仅有半个月时间,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市要求各地再加一把劲,做到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针对近期降雨频繁,小麦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有快速发展态势,该市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大病虫灾害的监测,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危害。
二是搞好后期“一喷三防”,防病、防虫、防早衰。小麦生长后期,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危害,还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危害,延缓衰老,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该市在中央财政下拨675万元的基础上,追加补贴167万元,不仅实现小麦面积“一喷三防”的全覆盖,而且对26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了统防统治,做到了应防尽防。
三是拔除田间杂草,提高小麦产量。该市麦田杂草种类多、危害重。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争空间,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有一些杂草还是传染小麦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助长了一些小麦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在小麦抽穗前要对田间杂草进行拔除。
四是加强机械调度,确保颗粒归仓。由于今年小麦生育期推迟、收获期集中,夏收时间比较紧。对此,该市要求加强机收信息引导,做到“麦熟有机收、机到有活干”,全力以赴抢收,抓紧晾晒进仓。同时,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晾晒,防止遇雨和潮湿霉烂,保证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