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耕灭茬
花生与小麦共生期间,由于花生下层缺少阳光,造成幼苗脚高脆弱,在麦收后要及早进行中耕灭茬锄草保墒,以调节土壤中水、气、热状况,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根瘤形成及幼苗健壮生长,有利于开花下针。灭茬锄草减少土壤中水分、养分的消耗,减轻病虫危害。中耕要做到浅锄灭草,深锄松土,细心轻锄。每次中耕土面要松细均匀,在花生棵周围松土并把杂草锄净。在中耕后如遇雨,应待天气转晴后再中耕1次。一般要中耕3—4次。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使大量果针入土结实。
2.早施提苗肥,酌情追肥
小麦收获后,要结合中耕灭茬、浇水,及早追施提苗肥,起到苗肥花用的作用,为花生中后期生长发育奠定基础。据多点试验,追施氮肥、磷肥、钾肥都能显著增产,一般磷肥效果最好,氮肥次之,二要素或三要素配合使用效果更好。追肥量以筛细的有机肥15000—22500千克/公顷,尿素75.0—112.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225—300千克/公顷为宜。追肥时间以6月25日初花期前为宜,追肥过晚,起不到提苗的作用,且易引起花生徒长。花生生育中期对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应视植株长相酌情追肥。氮肥不足的地块,追施尿素30—60千克/公顷;缺磷地块追过磷酸钙150—225千克/公顷;缺钾地块追草木灰1500千克/公顷。因雨水过大引起的花生缺铁,花生苗黄化,可用0.2%硫酸亚铁水溶液叶面喷施,每7天喷1次,连喷3次。
3.防旱排涝,控制旺长
花生是耐旱怕涝作物,但花荚期和饱果期是水分临界期,对水分非常敏感。随着灭茬中耕,要及时整理排灌系统,以防干旱和雨涝。麦后无雨土壤墒情不足时,追肥后初花期前要及时浇水,以小水润浇或沟浇为宜。若7—8月份久旱无雨,应及时灌水润墒,确保花荚正常生育。雨季积水及时排涝。
雨水过多或高产地块后期容易徒长倒伏。若高产地块株高超过40厘米,且有旺长趋势时,应及时叶面喷洒50mg/kg多效唑控旺防倒。
4.叶面喷肥,防止早衰
花生生长后期注意养根护叶,用钼酸铵375克/公顷、硼砂750克/公顷、尿素1500克/公顷、磷酸二氢钾1500克/公顷,先用温水化开,一起加入50千克/公顷清水中溶解,每隔7天均匀喷洒茎叶2—3次。
5.及时防治病虫
选择抗病虫品种,坚持轮作倒茬,消灭病虫和寄生性杂草可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对花生危害较重的害虫有蚜虫、蓟马、蛴螬、棉铃虫和造桥虫等。在蛴螬及其他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花生播种前可以用40%辛硫磷乳油或25%辛吡乳油∶水∶种仁=1∶20∶1000的比例进行拌种;7月中下旬蛴螬卵孵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3.75千克/公顷或25%辛吡乳油4.5千克/公顷,对水15000千克/公顷,顺花生棵浇灌药液。蚜虫、蓟马危害严重时,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花期防治棉铃虫和造桥虫,可喷洒50%久效磷1000倍液。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网斑病等,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8%百菌清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叶面喷洒2—3次。
6.适时收获,安全储藏
花生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不仅防止落果、烂果、霉果,同时要及时晾晒,安全贮藏,防止霉变和黄曲霉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