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后期的田间管理

2019-10-02 20:12

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是关系到能否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巧施拔节肥。小麦拔节后5—7天,应根据苗情施一次肥,拔节肥的用量约占小麦总施肥量的10—15%左右。对一类苗,拔节肥要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分蘖高峰期后;对旺长苗,拔节肥宜推迟到叶色出现褪淡时再施,对于三类苗,要及早发现,并分析出现的原因,排除不利因素,早施拔节肥,用量适当增加,拔节肥一般亩施粪水15—20担,磷肥5千克,钾肥8—10千克,尿素2.5—3千克,以促进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逆能力,使幼穗发育有足够的养分。

二、灵活施好壮尾肥。施用壮尾肥的目的是促进麦粒的发育,增加千粒重。壮尾肥的施用量可根据麦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亩施过磷酸钙12—15千克,以养根护叶,防止早哀,争取籽粒饱满。

三、科学用水。小麦喜湿、怕旱又忌渍,对水的要求非常严格,中后期遇旱则易死苗,结实率差。如土壤渍水容易引起烂根黄叶,并易引起病害发生,故灌水要有规律性,旱天要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应及时清沟排水,做到沟底平,沟口深,沟沟相通,雨停水泄,这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关键。

四、防治病虫害。小麦病虫以锈病、白粉病和蚜虫为害较为严重,发现病虫要及时防治,锈病和白粉病可亩用100-120克粉锈宁兑水45千克喷雾防治;蚜虫可亩用50毫升凯速达或迅克防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