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迎茬对大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0-04-28 16:07

大豆不耐连作,重、迎茬常导致产量下降,病虫害加重,品质変劣。生产实践证明,重、迎茬大豆常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黄绿、荚少、粒小等生育不良现象,导致早枯、早衰、早落叶,特别易感染病虫害,减产显著,重茬减产幅度为11.1~34.6%,迎茬减产幅度为5~20%,同时,根瘤菌数也减少,重茬根瘤菌数减少39.4%,迎茬根瘤菌数减少20%,而且越是种在瘠薄地上,减产幅度就越大。主要原因:

一是土壤病虫害加重。通过土壤传染的病虫害有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灰斑病、根潜蝇、菟丝子等,特别是以大豆为寄主传染的细菌斑点病、菌核病等有了继续发病的环境条件,因而病害会越来越重。

二是根系分泌物积累。在大豆根系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能经常不断地分泌出一种抑制素,进而直接渗透到大豆植株体内。这种根系分泌物的过多积累,不仅对大豆造成直接毒害,而且破坏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导致土壤中毒,影响大豆根瘤菌的活性,造成减产。

三是土壤养分偏耗。大豆需磷、钾元素都较多,重茬使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度消耗,锌、硼等微量元素减少,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四是土壤理化性状恶化。重迎茬导致土壤容重增大,透气性降低,不利于根系下扎。

应对措施

避免大豆连作,进行倒茬。轮作倒茬能充分发挥大豆肥茬优势,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三年或两年轮作倒茬一次,效果较好。

大豆对前茬的要求不严格,凡有耕翻基础的禾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以及亚麻等经济作物均为大豆的适宜前作。可进行的轮作方式如下:大豆―>玉米―>小麦;或大豆―>小麦(亚麻)―>玉米;或大豆―>小麦―>小麦等等。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