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味道鲜美,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具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鸡腿菇生产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很适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推广应用。近几年,漯河市召陵区农委利用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进行鸡腿菇轮作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大棚遮阴
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首先必须对大棚进行遮阴处理,早秋栽培在大棚表面用草帘覆盖,晚秋或冬季可利用2层遮阳网覆盖,为防止大风吹掉草帘,最好在草帘表面再覆盖1层遮阳网,大棚四周薄膜要求能掀得起、放得下,便于通风换气。
2泥土处理
在原来种过西瓜或蔬菜的大棚栽培鸡腿菇,投放菌袋前要把泥土充分弄细,用上茬种过西瓜的土壤种植鸡腿菇,要注意泥土中存在的氨气。在大棚内整地做畦,畦床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宽1~1.2m,深40cm,畦间留40~50cm过道,用前先往畦内注入足量的水,待水下渗后,在畦面和过道撒一层石灰粉,高温季节最好喷洒敌敌畏或杀灭菊酯,严禁使用高度农药。
3季节选择及配方
鸡腿菇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8~30℃,最适温度为12~18℃,中原地区栽培鸡腿菇10月中、下旬就可出菇,9月中旬可制作鸡腿菇菌袋。本区地处中原,玉米芯、豆秸原料广,成本低,生物转化率高。可采用以下配方:(1)玉米芯100kg,尿素1kg,石灰3kg,水150~160L;(2)棉籽壳100kg,尿素0.5kg,石灰2kg,水160L;(3)玉米芯45kg,豆秸40kg,麸皮10kg,过磷酸钙1kg,石膏粉1kg,石灰3kg,水160~180L。
4堆积发酵
先将玉米芯、豆秸、棉籽壳、麸皮、石灰粉干混均匀,然后喷水加入其他辅料,如多菌灵、微肥、尿素等,拌匀后将料堆成上宽40~60cm,下宽60~80cm,高80~100cm的梯形,长度不限,用木棍在料堆上打孔,打孔的多少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料多多打孔,确保发酵均匀,且充分发透。一般情况下,发酵料不加盖塑料膜,防其变酸,保证培养料含水量60%~65%。当料温在60℃以上时翻堆,翻堆3~4次即可。发酵料成熟标准:培养料颜色为棕褐色,有大量的放线菌,并能闻到培养料的香味,发酵期7~12d(天)。
5菌袋制作
采用15cm×32cm常规装袋,两端扎口,装袋后常压灭菌100℃保持10h(小时)以上,待袋温降至30℃以下时,采用开放式两端接种。接种量控制在干料质量的5%左右,接种后室内或棚内发菌,按井字形横竖交叉排放,25~28℃为宜。发菌期注意通风换气,防湿避光,室内或棚内相对湿度以70%左右为好。同时注意翻堆检查发菌情况,发现污染袋及时处理,翻堆时要做到上下里外相互对调,以保证菌袋发菌平稳,一般经过20d的培养,菌袋即可长满。
6覆土材料配制及消毒
鸡腿菇有不粘泥不出菇的特点,所以覆土是鸡腿菇栽培中的一项极重要的工作。覆土材料的配制:菜园土60%,火烧土或煤灰渣30%,干牛粪粉5%,石灰粉3%,磷肥2%,多菌灵1%,水适量。湿度掌握在20%~30%,要求手捏成团触地即散。配制好的营养土用甲醛或高锰酸钾熏蒸,即将覆土堆成堆后,在底部向中间挖1个洞,放入药液或点燃,马上覆盖薄膜闷堆24h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覆土材料消毒时,通常结合喷洒杀虫剂,以杀灭覆土材料中的害虫。
7投放时间
鸡腿菇菌丝最大的特点为不覆土不长子实体,特别能耐低温。菌丝在低温环境下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开袋时一定注意当时的气温条件,能否适宜鸡腿菇子实体的形成,鸡腿菇脱袋覆土后,在15d左右就能形成子实体。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秋季最早投放时间是9月中旬,最适宜投放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
8覆土方法
鸡腿菇的菌袋长满菌丝后,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可以脱袋投放菇床,并把脱袋后的菌棒在多菌灵或石灰水溶液中蘸一下,竖排埋入已处理好的畦床里,菌袋间距3~5cm,间隙用处理好的营养土填实,覆2~3cm厚营养土,表面再覆盖塑料薄膜。
9出菇管理
覆土后,菇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0~25℃,覆土层湿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5%左右,7~9d菌丝即可穿透覆土层,表面长满白毛,此时即可揭膜催蕾,再过5~8d开始有原基出现。子实体生长阶段要保持较大湿度和一定的散射光,加大通风换气量,一般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换气时应避免强风直接吹入菇床,以免影响菇的色泽和质量。可根据出菇量的多少灵活掌握通风量,低温季节每天11:00-14:00通风,高温季节每天早晨和傍晚通风,阴雨天加大通风量,出菇温度控制在16~25℃为宜。如果棚内温度超过28℃时,应以降温为主。一潮菇采收后,对床面喷药除虫1次,并撒干石灰粉防止杂菌。
10采收分级
在温度较高情况下,鸡腿菇生长速度很快,要及时采收。最适采收期是鸡腿菇菇蕾期(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六七成成熟)。采收时,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要求菇体完整,菇脚用不锈钢刀片削整齐、干净。分早、中、晚各采收1次,一般可采收3~4潮菇,其转化率达130%~150%。第1批菇采收后,应及时清除表面覆土及菇脚部分2cm厚,一次性补足水分,补覆新配制的营养土,然后盖上薄膜养菌出菇。
11病虫害防治
鸡腿菇病害杂菌主要有绿霉、叉状炭角菌、鬼伞菌等,害虫主要有螨类、线虫、跳虫、菇蝇、菇蚊等,这些杂菌害虫一旦发生,蔓延扩散非常快,治理并不容易,因此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具体应做到:(1)选用优质菌种和培养料。(2)搞好菇场、菇棚清洁卫生。(3)适时播种并加大播种量。(4)控制好菇棚、菇床温度、湿度。(5)菇房隔离及场地轮换。(6)及时采收和清除菇根。(7)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将病虫害消灭在发生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