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是传统名花,以其形态优美别致、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期长,被称为兰花之后,而蝴蝶兰自然花期为每年的4~5月份,花期过于集中,严重制约着蝴蝶兰的生产和发展。因此,人工调控蝴蝶兰花期,使之能在重要节日如期开花,是增加蝴蝶兰的商品价值,实现蝴蝶兰商品化的必然途径,对于促进蝴蝶兰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蝴蝶兰促成栽培是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使其如期正常开花。现将其促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基质选择
苔藓:椰糠+泥炭+珍珠岩按等量或蛇木条+珍珠岩按8:2混合均匀的基质适宜蝴蝶兰栽培,且移栽前炼苗3~5天,有利于移栽成活及叶片生长。
2花芽分化调控
2.1低温处理
一般而言,蝴蝶兰幼苗出瓶生长15~17个月后,叶面积达3cm2即进入成熟期,可感应低温而抽梗开花。据观察和试验证明,蝴蝶兰花芽形成的低温周期大约在白天20~30℃和夜温15~18℃,即15℃是蝴蝶兰花芽分化所需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条件下培养15~20天,当花梗长到10cm左右时,便可形成花芽分化。若低温处理时间过长,则会推迟花期;若低温处理时间过短,则抽出的花
梗长势细弱。因此,要把握好低温处理时间。
2.2药剂处理
将0.5%~1%BA和0.125%~0.25%GA3的混合液涂抹在花后花梗伤口上,每天1次,连涂15天,便可完成花芽分化。
3光照
蝴蝶兰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一般在400~500Lx。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蝴蝶兰开花率高,叶片数和叶面积会迅速增加,可缩短营养生长时间。生殖生长期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蝴蝶兰的抽梗率,花朵数和开花抽梗前的光照对抽梗速率影响较大。光照不足会延迟抽梗和开花时间,如果长时间强光直射,叶片易被灼伤,应注意调整光照强度。
4湿度
蝴蝶兰栽培要求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蝴蝶兰忌积水,喜通风干燥,若基质含水量过大,透气性能差,根部缺氧,易引起烂根,故当栽培基质表面已变干、盆面呈白色时再浇水。
5施肥
蝴蝶兰的施肥应掌握少量勤施的原则,每隔半月施1次即可,即将开花时应停止施肥,花期过后新根和新芽长出时再施少量肥料。
6主要病害防治
蝴蝶兰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灰霉病。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蝴蝶兰的生产发展。
6.1病毒病防治
①增加基质的透气性,改善根际环境;②结合浇水,每隔15~20天向基质内灌溉绿亨5号恶毒王或甲基立枯磷等杀菌药,交替使用。
6.2灰霉病防治
①加强温室通风,调节温湿度和空气循环,使之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②温室消毒灭菌,植株进入温室前用5%百菌清烟霉剂薰施1次,隔7~10天再薰施1次;③植株进入温室后应立即用多菌灵800倍液喷施1次,以后再隔15~20天结合叶面肥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