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绥中县保护地黄瓜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80年代末期引进了黄瓜嫁接技术,有效地防治了黄瓜枯萎病。但是近年来,在田间发现很多嫁接后的黄瓜秧苗仍感染了黄瓜枯萎病,出现大量死秧现象,致使大幅度减产。
为何嫁接后的黄瓜仍感染枯萎病?
笔者等根据田间调查,请教农业大学植保专家,分析发病原因如下:
❶黑籽南瓜抗性下降,易感菌株逐渐增多。在辽宁,嫁接苗仍有15%左右感病;在河北,高发区感病率可达40%。解决办法是使用抗性更强的杂交南瓜种。
2004年以来,绥中县有部分瓜农使用富尔西甜瓜专用砧木种作黄瓜嫁接砧木,嫁接后没有发现感染病株,而且出苗整齐一致,便于嫁接,黄瓜的口感糖度比用黑籽南瓜嫁接的好。
❷黄瓜幼苗带菌,处于潜伏期。解决办法是对种子和育苗土壤进行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分别为种子质量的0.1%和0.4%,或用福尔马林兑水100倍液浸种30min,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用甲福混剂(70%甲基托布津与50%福美双等量混合药剂),加50倍细土配成药土,定植前穴施药土,每667m2施药2.5kg,防效显著。
❸靠接切口太靠下,假植时即埋入土内,或者定植时定植穴太深,将接穗茎部埋入了土中。土壤内病菌通过接触侵染接穗,引起发病。解决办法是采用插接,并在定植时注意黄瓜接穗茎部勿埋入土中。
❹嫁接苗成活后,断根不及时,增加感染几率。解决办法是及时断根。当接穗第一片真叶长到3cm左右时,同自根苗一样管理靠接后15天~20天,及时断根。
❺落秧管理时,把盘下来的秧蔓放在湿土上,产生了不定根。解决办法是定植时覆膜,落蔓时把秧蔓放在膜上,使之与土壤隔绝。
其他防病措施
❶大坨起苗,减少伤根。此法从根本上减少了病菌的侵染机会,并且定植后及时喷施普力克或恶霉灵加爱多收,预防病害发生。
❷温室休闲季节深翻棚土,晒垡,降低土壤中有害菌数量。结合增施有机肥、秸秆反应堆等农事操作进行,可有效地抑制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并且还能活化土壤、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
❸使用抗重茬菌剂。近两年推广的PV酵素菌、康博士重茬专家等菌肥,都是通过有益菌大量繁殖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对多种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均有不错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❹加大放风量,适当降低棚内温、湿度。由于温室黄瓜育苗提前,定植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加大放风量可降低温、湿度,抑制病害的传播蔓延。
❺加强栽培田间管理,搞好田间卫生。抓好肥水管理,采取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增施磷钾肥、腐熟有机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力。每次采瓜后,浇水追肥,以防植株早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根周围的土壤用石灰消毒。
❻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mg/kg~500mg/k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mg/kg在植株根围绕灌,每株用药200mL~250mL。重病地或苗床土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等以1:100的比例配成药土,每667m2施用1.25kg灭菌。
❼高锰酸钾防治黄瓜枯萎病。在黄瓜定植后1周,用高锰酸钾800倍~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100mL。以后隔一周灌1次,共灌3次。用高锰酸钾溶液灌根防治黄瓜枯萎病效果很好,而且对黄瓜产品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