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栽培姬松茸的关键技术

2020-05-24 07:10

近年来,随着人们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姬松茸的市场消费量逐渐增加。以福建、江西为主的季节性鲜菇产量占据国内外近半数的市场份额,价格稳定,生产效益较好。西南地区姬松茸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15元·kg-1~22元·kg-1,鲜品供应时间仅为夏季5月~9月。在长达7个多月的低温季节,市场缺乏鲜菇供应。

2014年开始,针对姬松茸周年供应的市场需求,与成都富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企业生产车间,开展姬松茸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姬松茸工厂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菌种选择与制作

1.1菌种选择

选择麦粒菌种,要求菌丝生长均匀,无杂菌,无虫害。菌种要放在空气流通、气温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与保藏,使用前抽样镜检,如有螨虫,则不使用。

1.2菌种制作

选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筛选的姬松茸2号菌株,使用加富PDA培养基制作母种。用发酵粪草培养基制作原种,再用麦粒培养基制作栽培种。

2培养料配方与发酵

2.1培养料配方

稻麦草51%、鸡粪35%、菜籽饼10%、辅料4%。辅料包括石灰、石膏等。

以麦草为草料的栽培配方产量明显高于以稻草为草料的栽培配方。以稻草为草料培养料不但栽培产量较低,而且在发酵过程中,草料易塌紧,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疏松。

2.2培养料预湿预堆

将草料铲入水池,加鸡粪和水混合均匀,浸泡4h~5h,使草料充分吸水。浸泡后的培养料用铲车堆成高2.5m,宽2m,长度不限的大堆,堆制过程中均匀加入辅料,预堆时间2d~3d,使草料充分软化。

2.3培养料一次发酵

把预堆好的培养料用铲车和抛料机等进料设备均匀地输送到一次发酵隧道,调节风机的开停时间,确保培养料有氧发酵。发酵3d~4d后翻堆(根据料温确定,料温达到75℃~80℃后开始下降就要翻堆)到另一个发酵隧道,共翻堆3次,总发酵时间13d~15d。

2.4培养料二次发酵

将一次发酵好的培养料趁热转入到二次发酵隧道,风机调到内循环状态,调整温度至58℃~62℃,关闭新鲜空气,保持8h~10h。之后通过排风,将温度降到48℃~52℃,维持3d~5d,氨气浓度低于5mg·L-1。然后降温至45℃以下。培养料发酵完成后,转入人工气候菇房。

2.5培养料发酵质量标准

水分68%、灰分29%、氨气0、总氮2.2%,pH7.5。

3铺料与播种

发酵料降温至30℃以下时,通过上料机将发酵料均匀混入80%的菌种,然后铺上栽培架,料厚25cm。铺料完成后,将剩余20%菌种均匀撒播料面。

4菌丝体培养

发菌期间,将车间温度稳定控制在24℃~26℃,空间湿度保持在60%~70%,微风循环,18d~20d菌丝吃透培养料。

5覆土

5.1覆土准备

从高海拔地区购进草炭土,堆成长20m~25m,宽2m,高1m~1.2m的长条状堆,边堆边喷入消毒剂。覆盖薄膜,密闭杀虫2d~3d,揭膜散气3d后方可使用。

5.2覆土

将草炭土水分调整到60%,使用覆土机均匀覆土,厚2.5cm。

6出菇管理

待菌丝深入土内,距离土面1cm时,通风,降湿,促使菌丝加粗,扭结。将空间环境参数调整为20℃~24℃,相对湿度90%,二氧化碳浓度0.6‰~1‰。这时要加强菇房的温湿度调控。

6.1温度调控

姬松茸属于中高温型食用菌,出菇期间需要有一定的变温刺激,菇体才能正常发育和生长。为此,在白天将菇房温度控制在22℃~24℃,晚上控制在20℃~24℃。温度过低,姬松茸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生长;温度过高,子实体发育快,但柄细、盖薄,商品性差。

6.2湿度调控

姬松茸出菇期间,需要85%~95%的空间相对湿度。要通过喷水、喷雾等方式,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方能正常出菇。

6.3通风管理

通过库房换气扇,保持微风循环,使空间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在0.6‰~1‰。

7采收与转潮管理

从覆土到子实体发生需要22d~24d,子实体生长至采收需要5d~7d。子实体长至菌盖边缘即将变薄时,即可收获。第1潮菇采收完后,保持60%~70%空气湿度养菌1周,然后加湿到85%~95%,15d~20d长出下一批子实体。共计采收3潮子实体。

8病虫害绿色防控

一是要仔细检查菌种质量,如有螨虫,应坚决弃用;二是发菌过程中禁止堆料区人员未经消毒进入菇房,带入螨虫;三是覆土所用草炭土应经过密闭杀虫后才能使用,禁止使用未经杀虫的草炭土;四是整个发菌和出菇过程中,应在菇房悬挂食用菌专用杀虫灯进行物理杀虫。

9生产批次

姬松茸工厂化栽培生产周期为72d左右,每年每个菇房可生产4批次。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