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瓜在结瓜期应怎样管理?

2020-10-30 19:17

夏季黄瓜在结瓜期应怎样管理。

夏季黄瓜结瓜期应用以下四点管理。

夏黄瓜采收期在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日照长,光照强,暴风雨多发,因而,黄瓜秧往往出现雌花着生节位升高、雌花少、结瓜率低、病虫害多发的情况。为提高夏黄瓜产量,实现丰产增收,夏黄瓜结瓜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一、合理追肥

黄瓜喜肥,在结果期需较多的氮和钾,所以在第一次采瓜后,要重追肥1次,亩追施氮钾复合肥30公斤。进入盛瓜期后,在畦中间开沟,每10天左右追肥1次,亩施三元复合肥15公斤,施后覆土。进入结瓜后期,要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硼等微肥或尿素溶液,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促进黄瓜生长,提高后期产量。

二、水分管理

开花结果期,也是酷暑高温季节,植株的蒸腾作用很强,为保证开花结果对水分的需求,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遇到长时间晴天或高温干旱条件时,可采取早晚勤浇水,在结瓜盛期要保证5天左右浇水1次,必要时可在上午或傍晚喷水,以降低气温,增加雌花的数量。

三、防病治虫

枯萎病用70%敌克松800倍液或20%利克菌8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58%瑞毒霉600倍液或72%克露75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用20%粉锈宁2000倍液或10%世高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用200ppm农用链霉素喷雾防治;瓜蚜用1.8%爱福丁3000倍液或2.5%天王星30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用50%的库龙8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适时收获

黄瓜在开花后8~10天即可采收。采收应选择在上午8点前进行,下午采收不仅易使瓜产生苦味,影响品质,而且因温度过高,果实不耐贮运,影响商品性。

一、花打顶症花打顶即瓜打顶,瓜蔓生长点内缩,叶色黑绿,幼瓜上扬,高出生长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受到障碍。这类蔓是一次佗胜施肥过多(尤其是氮肥)或喷农药量过大造成。管理上应采取三条措施:一是重浇一水,随水施入少量腐熟人粪尿;二是在生长点喷低浓度赤霉素;三是追肥,少量多次。

二、瓜皮发黄症黄瓜处于结果旺盛期时,叶蔓大,生长快,产量高,但往往瓜皮发黄,降低了商品价值。瓜皮发黄是缺氮和缺铁所致,应采取的措施:一是亩施硫酸亚铁5公斤;二是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叶面肥),可使瓜皮由黄变绿。

三、缺瓜症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20厘米,茎粗,且瓜数很少,隔节一瓜或几节一瓜,产量大减。此症状是由于施氮素化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的。应采取的措施:一是在20天内不施或少施硝铵、碳铵、尿素等氮素化肥;二是立即重施磷肥或磷酸二铵等复合肥,首次亩施20公斤,隔4-5天再施10-15公斤,10天后就会果实累累。

四、化瓜症化瓜即瓜繁而不长,幼瓜变黄发软,腐烂或自落。化瓜原因:一是有机基肥施入量少,氮肥不足,秧蔓营养不良;二是叶片感病,尤其是灰霉病,光合作用弱化;三是室内温度过高,光合作用失调;四是根瓜及下部采摘不及时,营养不能重新分配;五是光照不足。总之,都是因营养供求失衡所致。对此症要重施氮素化肥。叶小蔓细的施硝铵可速使叶阔蔓壮;叶大而薄且发黄的施碳铵可速使叶色浓绿。防病要早,及时喷药;早揭晚盖草苫棚膜,谨防高温高湿伤秧;白天室温控制在24~28℃,不超过30℃,晚上控制在14~18℃;根瓜要早摘,成瓜花开始萎蔫时即摘,可以减少化瓜。

五、脆叶症叶色黑绿且干皱不平,叶缘下垂,指弹即破碎,瓜条小而少,是有机基肥施量过少,追肥单调所致。定植前应施入鸡粪、饼肥,追肥要化肥、人粪尿交替施用,喷叶面肥。

六、干叶症一是风灾,如3月份以前,气温风力变化大,如在通风口出现中午叶片萎蔫,3天后褪绿干枯为风灾;二是热害,3月份以后,棚内温度高达40℃,中前部秧蔓中部叶片和离棚膜近处的叶片极易干枯;三是药害,喷药浓度过大或用药不当可使秧蔓全部萎蔫。补救办法是:不论何原因造成叶片萎蔫都应立即在叶面上喷洒清水,或冲洗叶片,喷清水后3-5小时,再喷叶面肥,利于恢复叶片功能。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