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甘蓝夜蛾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20-11-04 07:12

莴笋甘蓝夜蛾又叫甘蓝夜盗蛾,是一种常见的虫害,容易给农户们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该虫害的防治。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供农户们参考。

危害症状:

甘蓝夜蛾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啃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表皮,呈密集的“小天窗”状。幼虫稍大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并迁移分散;4龄后白天隐伏在心叶、叶背或植株根部附近表土中,夜间出来取食;高龄的幼虫可钻入叶球内为害,并排出粪便,降低商品价值。

发生规律:

1、甘蓝夜蛾在黑龙江每年发生2代,山西太原发生3代,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发生2~3代,四川、重庆1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气温达15~16℃时越冬蛹羽化出土。

2、甘蓝夜蛾发生时期在山东为6~7月,黑龙江及新疆在8~9月,湖南、四川在4~5月和9~10月份。

3、当平均温度18~25℃,相对湿度70%~80%,适宜该虫生长发育。成虫喜欢在高大茂密的作物上产卵,所以水肥条件好,长势旺盛的蔬菜地受害重。

4、甘蓝夜蛾的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及糖醋液有较强趋性。卵多产于叶背,单层成块。每头雌虫可产卵4~5块,约500~1000粒。

防治方法:

1、菜田秋耕或冬耕,杀灭部分虫蛹。卵块和2龄前幼虫在菜叶上,易发现,及时摘除。

2、在甘蓝夜蛾成虫发生期用糖醋盆诱杀成虫。卵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每亩放蜂点6~8个,每次释放2000~3000头,持续2~3次。在幼虫钻入叶球前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

3、采用多佳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4、在甘蓝夜蛾幼虫3龄前施药,每亩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加水20~50升,或用2.5%虫酰肼乳油20~30毫升加水20~50升喷雾。也可以用5%卡死克可分散液剂1000~2000倍液。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