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1、赤霉病根据田间菌源、气象情况和小麦生育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属中等发生年份。主要依据有:(1)菌源较少;市植保站3月26日田间稻桩带菌率调查,丛带菌率10%;株带菌率0.53%,略多于去年而少于常年;(2)近期阳光较好,小麦长势中等,田间湿度中等;(3)小麦品种和播种时间不一,生育期差异大。今年小麦大面积齐穗扬花期在4月中旬;(4)从历年气象资料看,4月份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月份,天气变化大,雨水较多,较适合赤霉病的发生。
2、蚜虫3月26日调查,小麦有蚜株率11.5%,百株蚜量17只,少于去年和常年。预计今年小麦蚜虫为中等发生。
二、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严重程度和扬花期天气情况密切相关,若此时遇连续阴雨天气,则容易流行。因此对赤霉病应立足于预防,综合防治。在清沟排水的基础上,小麦初花后即抢晴天用药防治。每亩选用50%多菌灵粉剂1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粉剂80克;另加10%吡虫啉粉剂40克防治蚜虫。每亩兑水50公斤喷雾。
目前水稻、玉米等病毒病传毒昆虫灰飞虱栖息于麦子和杂草上,为兼治灰飞虱,防止灰飞虱把病毒带入玉米地及早稻秧田,施药时水量要足,田边杂草也要喷到。